注册会计师有奖征文:5年注会从专科到专业 感谢网校保驾护航
曾几何时,我了解了你,恋上了你,为了追到你,我挑灯夜战、反复听课、苦练习题、尽心总结;为了追到你,我懂得付出才会有回报,锻炼了耐力,学会了坚持和执着;为了追到你,我学会了忍受孤独,学会了不服输,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为了追到你,我认识了网校和名师们;为了追到你,我充实了自我,学到了很多……恋上CPA,诉说我的爱,无论是抱得“美人”归,还是真心诚意不够暂未被打动,苦恋这么久,请听我的表白,诉说和CPA的恋曲!分享相恋的点滴,共忆美好时光!
从专科到专业阶段合格——某学渣的注会之路
在陪着中注协玩了一个月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互动节目之后,成绩终于公布了。最后一年最后一科,低空飞过。从踏进注会这个坑以来,一直有种被狗追着满街跑的感觉,而现在终于松了一口气。从读大学到现在,和财务方面打交道已经8年了,总算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借着网校这次征文的机会,回顾一下自己这8年来走过的路,也算是做个纪念,或者记录。
2006年9月-2007年9月
我以超过学校最低分数线2分的成绩进入了一所三类大学的专科,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虽然我一直觉得,我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不喜欢高中那些知识,但进了这么个学校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在大学学到点什么,而不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也是在这时候,我知道了有种考试,叫注册会计师,并决定为之奋斗。大一的下学期,开始接触到专业课。但让我失望的是,教会计基础的老师第一堂课并没有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而是告诉我们,他在相关部门有关系,每个人350块,就可以在大二时候让我们直接拿到从业资格证,不用参加考试。我感到不屑,将来需要用来工作的技能,连入门级证件都要靠这种方式取得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做了。我们4个班180人左右,估计80%都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一年,很多同学将自己的专业“财务管理”写成“财物管理”,很讽刺的感觉。
2007年9月-2008年9月
在我大二的9月报名了从业资格证考试。从10月放假之后到11月中旬考试前,每天去自习2-3个小时,来看从业资格证的教材(节假日照常休息)。由于大一时候的老师不负责,外加自己也经常逃课,所以除了会计的那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和“资产=负债+权益”,外加一些很简单的会计科目(比如现金,应收账款)有所了解外,其他都没有掌握。那时候,似乎是因为政策调整还是什么原因,那个老师的关系行不通了,把钱退了回来,于是又陆续有其他的同学开始备考从业。我很高兴当时选择了正确的路,而没听信那个“建议”。在自学了45天(去掉双休大概只有33天)左右之后,我去参加了考试。最后统计了一下,似乎通过率在我们专业是50%左右,我以一科60多,2科70多的成绩及格。这一年换了老师,新的老师都很好,并没有因为学历看不起我们,而是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出头的话,就应该用心去学习,去参加那些考试。但我还是没有很认真的去学习,年少无知,总是不知道珍惜。虽然每次都坐在前排,也认真学过一阵子,但坚持不了多久。注会倒是买了很多官方教材,可从来没看过(估计当时看了也看不懂吧)。
2008年9月-2009年12月
光阴一晃到了大三。上学期有课,但讲的都是那些很晦涩的东西,比如公司制度设计。而下学期则是实习。财务专业的学校集体实习,肯定不可能去别人的公司,于是在学校的机房玩玩模拟实习,大家一起做做样子。我也没有去找工作,在实习之后就呆在家等毕业,反正家里人会给我安排好的,我并不需要太操心。在下学期,我报了初级,当我觉得该看书的时候,已经是劳动节了,而考试时间是5月中旬,大概还有2周。为了强迫自己学习,我从家里回到了学校,拿着08年的教材,每天9个小时左右,看了12天,最后去参加考试。当时以为和从业一样,教材是好几年才换一次,当我发现有09年的教材时,离考试只有3天了,还好那年教材变化不大。由于没睡好,下午考会计的时候昏昏欲睡,到做大题的时候,我清醒了,被题目的难度吓醒的。但很幸运,我又以63和73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这样的后果就是我的基础并不扎实,毕竟都是自己突击学的,没有任何人教我。但好处就是因为是自己努力去理解的,所以有些东西深深的印在记忆中。这种行为并不值得赞赏,对我而言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只能坚持半个月,而且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爆发力,但学霸可以坚持365天,所以我依然是学渣。在毕业前,我跑去报了注会,也报了网校的课。但因为一些事情,让我无心学习。到考试前我才把经济法学到第四章,连打印准考证的勇气都没有。而唯一留下的好处,就是在下一年的时候,我发现我不用去现场审核了,直接在网上报名交费就行。
10月之后,我被家里安排到一家事业单位去学习,当时也看到了一些项目和审计的资料,但由于能力有限,基本上看不出门道。之后因为弄不到名额,于是就没去了。12月底,我自己去应聘了一家手机零售店的会计。去了之后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我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进货的时候扫条码,出货的时候也扫条码,完全是仓管,而且很忙,环境也很嘈杂。至于输入凭证,只是告诉我怎么输入,我甚至连科目都没看到。在半个月后,因为觉得忙碌会耽误学习,而且学不到东西,于是我辞职了。
2010年1月-2010年12月
2月底,家里又给我安排到一家制造企业,当领导问我要去哪个部门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表示去财务。3-6月,我没有办公桌,办公室很小,来办事的人也很多,我捧着网校的掌中宝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书。平时做的事情也只是帮忙找一下凭证,和一些其他的打杂事情。我认为这里也无法学到什么,于是又打算辞职,但是被家里人制止了。6月,公司重组完成,被某个上市公司收购,我所在的地方作为分公司,而他们又在开发区投资建了总部(我们和总部是同一法人不同会计主体;对母公司来说就是子公司的两个厂区)。7月,办公室装修完成,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和电脑。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接触到了正式的业务。重组之后,业务也需要正规化,和各种供应商、下游代理之间的发票纠缠的一塌糊涂,而且流程又不能修改(我不能把这些事写的太明白,不然会泄漏公司的情况),于是我开始试着自己设计表格来尽可能的让这些数据清晰一点。同样,部长也让我开始按客户和供应商来结转成本,我根本没经验,只能自己加班,然后问百度,再对照着去做。现在想起来很好笑,明明只结转到成本就可以了,我居然还傻乎乎的手动结转进了本年利润。这段时间我成长很快,也明白了成本的结转流程。除了个别同事年轻点之外,剩下的同事都和我爸妈年纪差不多,他们把我当作晚辈看待,对我非常照顾,而且人际关系也很和谐,是一个让人感到快乐的工作环境。
在8月中旬,我请假1个月在家备考注会(第一次备考还是很重视的)。会计看到金融资产就学不会了,于是只出考了经济法和税法,而且在家感冒了半个月,似乎是压力过大。考场上下来之后非常沮丧,各种不会,各种做不完,直到成绩出来之前都有想哭的冲动。成绩出来之后,经济法60,税法52。我感到很幸运,虽然经济法被认为是简单的科目,但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步,注会似乎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了。当然,我学习的坏习惯也依然没有改掉——只看题目,想思路,不动手做。这个坏毛病在后来几年里让我走了很多弯路。考试回来之后,我的工作被其他同事接替,然后我开始帮忙,顺便负责销售方面的核算。到10月的时候,我开始和另外一名会计研究报表。我们对着校验表的提示,来找报表的问题,这一过程也让我受益匪浅。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我开始正式接手报表,因为刚入手,所以做完之后部长也会来检查一下,并告诉我错误和其中的关系,我对报表的熟悉程度迅速提高,而这也对我之后学注会,尤其是财管和会计帮助很大。3月的时候,有同事来接替我的工作,于是我又开始接手成本核算。之前的成本表相当简单,我照着继续往下做,发现每到月底结转成本的时候,还得看上一个月的情况和数据,并且计算出来之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对错。这样的情况持续了2个月后,我觉得应该改变它,于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来重新设计了成本表,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完善扩充,成本表已经相当的简单易懂了,而这个成本表模板也被沿用至今。到年底,我又开始帮忙做预算表,由于预算表是手工编制,不是软件导出来的,所以需要相当注意表间关系,我试过好几次,都无法做平。后来在其他同事的合作下,预算表完成了,但我只承担了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这让我感到自己依然学的不够。
这年的注会,请假5天复习,报了战略,税法,会计。会计学到长投再次学不下去了,税法72,战略58。不喜欢动手做题的毛病依然没改掉,不过因为税法有基础,所以以一个自己觉得还可以的分数过了。战略最后一大题根本来不及做,只能不看题干,直接看问题写纯理论答案。至今我都觉得,如果没有那件事的话,我的战略说不定能及格。但那次的事件也直接导致了机考的出现,对我来说答题速度、卷面整洁都有大能幅度的提高。这年我也发现了,我除了不爱做题之外,还不喜欢背书。
2012年1月-2012年12月
这一年大部分生活和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年底的时候,母公司要求换财务软件用SAP,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工程,一来颠覆了平时核算的习惯,二来我们和母公司并不是一个业务,我们的业务几乎都是针对小客户和个人的,对他们来说简单的事情,我们却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这一年我依然帮忙做了预算,帮忙填了审计资料,感觉比去年顺手很多。
这年的注会,大概又是请假5天复习。机考的第一年,总是让人觉得有点紧张,但也觉得既然是改革,肯定会有利好。在我专门报了网校中级会计的基础班来为注会的会计打基础之后,终于能听懂注会的会计了。似乎也是改革的利好,我的会计以71分的成绩一次拿下。而战略出的偏了,外加觉得战略学过,已经没耐心再专心去学了,结果不是没印象就是记不全,当我以为要考第三次的时候,成绩出来,61分过了。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为了学习SAP,以及进行期初数据的录入,我和总部的同事出差去了北京。因为主要精力放在了SAP上,所以我把往来的凭证、成本核算、销售统计转给了其他同事,自己来根据公司的情况设计辅助表。由于生产成本中折旧金额少,而且是按产品数量分摊,导致每个月核算成本都有点麻烦,而且公司库存很少,于是我提议直接将折旧当月转出,当期的折旧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后,再全部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里面不含折旧部分的成本。这样一来每个月的核算简单多了,而且对库存的影响也不到两千块,根本不影响审计。这个提议得到了部长的认可,年终审计的时候也没有导致什么异议。年底的时候,我独立完成了预算表(关键指标当然还是部长提供的),而且能随意修改一个数据之后,能迅速调整其他数据来保证报表平衡。同样我也独立完成了全部的审计资料,以及母公司下发的滚动预算和其他的表。我在累计了4年的经验之后,终于敢自称是财务人员了。
因为年初出差,所以这年的注会是从报名之后才开始学的,没有像往年一样听过上年的课。审计的课程总觉得讲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做题的时候却发现各种不记得。财管学到第四章,发现前几章学的不牢固,于是又从头开始扎扎实实的学习。我在审计和财管之间犹豫,按考试规律,财管这年应该会简单点,但财管出题的灵活性却很大。我无法很好的把握两科的学习时间分配。在考试之前,因为连着中秋和国庆,于是我请假大概7天,从国庆放假到考试结束这半个月来复习。因为这年的开始学习比较迟,外加生性懒散,到考前半个月我还在听习题班,没有到做题(或者说只思考不动笔)的阶段。几年前的那种爆发力又出现了,每天大概9个小时的学习,坚持了15天。但注会和初级不是一个级别的,最终审计64分低空飞过,财管49分创造了我注会考试的最低分。这几年的挂科也让我意识到了,不动手做题根本不行,很多思路知道,但细节方面太过模糊,导致犹豫不决,漏洞百出。
2014年1月至今
4月的时候,因为公司进行人事调整,财务全部调到总部去工作,业务全部合并,工作岗位重新分配。似乎是总监比较看好我,我接手了总部的报表总账,以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工作。总部的业务和我们比复杂了很多,各种内部票据、内部往来、合并报表,而且还有国外的子公司。于是加班成了常事,得检查下面报上来的数据,还得被母公司催着。外加SAP用的并不顺手,期初的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操作已经显出了弊端,所以很多数字得自己手动寻找和计算。这让我感到非常焦躁,对我来说,这是专业阶段的最后一年,我还有财管最后一科,压力已经很大了。在5月底的时候,我感到已经无心面对这些繁琐的工作,更别说加班了,于是决定辞职在家备考。就这样,我离开了这个我工作了4年的地方,为了考试,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尽管舍不得,但我还是离开了。这几年的工作,我经历了大部分的岗位,累计了实践经验,虽然公司的业务和流程都简单,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所得税等科目几乎用不上,但这样的环境让我渡过了艰难的新手期,也为我的学习和考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永远感激这段经历。如果说几年前,我是靠关系进的公司,那么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是靠本事拿的工资。
6月我出去溜达(文艺的说法叫旅行)了一圈之后,回来开始备考。此前财管已经听过2遍了,去年考试一遍,成绩出来后为了避免忘记又听了一遍。回来后开始听第三遍,听完之后感觉好多东西居然有点理解了,是我开窍了吗?再加上听习题班,做题,整理笔记和归纳解题流程(考了5年,就今年老老实实的做题了,果真是模范学渣)。有一阵子,我甚至认为我可以到财管的学术界去混了。但不管怎样,这是我自认为学的最好,最有把握的一年,也不用纠结各科之间的时间分配。在考场上,开始的客观题做的还算顺利,但开头的两个大题都得填表,让人头昏脑胀。虽然不是做不出来,可此时感觉心灰意冷,如果后面的题目都是这样,那意味着今年的考试又完蛋了,明年面临成绩作废。我清楚的记得,还有1小时8分钟的时候,心里的绝望和难过,甚至有弃考的冲动。但我不能弃考,这是最后一科,弃考之后就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了。于是我决定先做后面的,反正都这样了,死活就是挂科,后面多捞几分说不定还有点希望。还好后面的几个大题并没有那么惨无人道,大多在我能力范围内。把题做完的时候,还有3分钟,匆匆扫了一眼卷子,时间就到了,大概做了92分的题目。但成绩出来之后却让人诧异,居然只有62分,虽然通过了,但和自己预想的分数差距较大,最终带着复杂的心情结束了专业阶段的考试。
我清楚,这些年的考试,虽然有自己的努力,但依然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如果我多努力一些,恐怕3-4年就能完成。所以也奉劝各位,既然决定考了,那就认真对待。毕竟错过机会就得再等一年,又得重新学一边;而且还要面临教材变化、考试难度提升、心理压力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买教材、报名费的花销等。
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的过来,我从一个模范学渣,成长为一个披着学霸皮的学渣(本质上还是学渣)。认识注会已经8年,考了5年,终于有所回报。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就能从这个大坑里出来了。这些年虽然有压力,但过的也算充实。虽然我对这几年没心思玩网络游戏而耿耿于怀,但总好过游戏中称霸天下,现实中搬砖挖矿。
感谢我的亲人,同事和这些年来一直陪伴我的朋友们,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坚持到现在,也因为他们的陪伴,让我的生活并不寂寞。
感谢网校提供了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为考试保驾护航。感谢授课的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钻研和对教学质量的追求,让注会不再高不可攀;还有答疑版和勘误表等其他的老师,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称得上无名英雄。
最后一年的最后一科,让我专业阶段几乎没有遗憾了。我考过朴实的60分,也挂过科,还有一次通过的科目;感受过第一次及格的激动,也体感受了最后一年最后一科的惊险;混过2年笔试,也参加过3年机考;除了没体验过一次过6科的感觉外,其他方面似乎都经历过了,虽然有一部分体验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