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5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整理 编辑: 2015/10/27 16:34:41 字体:

201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7日。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5年经济师考试,网校整理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点,供您参考,祝您学习愉快!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

1. 计划手段。即通过国家制定的长期、中期、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在计划管理中有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方式。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是下达后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必须执行的计划菅理方式。指导性计划不带有强制性,是国家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合同等方式,引导企业能动地实现国家计划任务的计划管理方式。计划体制改革,就是要从指令性计划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指导性的间接计划管理为主,即国家计划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2. 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径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的调节手段。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所运用的经济杠杆内容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

3. 法律调控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法律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

4. 行政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上述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k,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可按应纳税额加征五成或十成。附加与加成不同,附加是对所有纳税人加征,而加成只对特定纳税人加征;加成一般是在收益课税中采用,以便有效调节某些纳税人的收人,附加则不一■定。

(2) 减免税。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减税就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就是免交全部税款。减免税是为发挥税收的鼓励作用或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而作出的政策规定,也称为税收优惠政策。如,为支持和鼓励某些行业、产品和项目发展,可给予减免税的照顾。

(3) 起征点和免征额。这两项实质上都属于免税的特殊形式。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要求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如,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免征额。起征点和免征额具有不同的作用,起征点的设置主要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是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的照顾;免征额的设置虽然也有照顾纳税能力弱者的含义,但其他方面却是考虑的关键因素,如个人所得税制中考虑社会效应和公平原则,规定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经财政部门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4)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税款的制度。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出口退税,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已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开展公平竞争。

附加、加成和减免税措施,体现了把税收法律制度的严肃性与政策上必要的灵活性有机结合的治税思想,使税收法律制度能够更好地因地、因时制宜,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但必须看到,加成、减免规定的政策性很强,如果随意滥用既不利于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因此,运用这些措施时必须慎重,严格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执行'不得越权使用。

7.违章处理。违章处理又称罚则,是指对纳税人发生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它对于维护国家税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