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5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冲刺资料:当前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整理 编辑: 2015/10/28 16:21:51 字体:

201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始,现在已经是冲刺阶段了,职业培训教育网特整理了2015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冲刺资料,希望对您备考有帮助!

我国当前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

我国现行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大致如下:

1. 中央银行。巾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巾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是我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根据2003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2. 政策性银行。1994年以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分别由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承担。1994年,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原则,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的基本职责是有效地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支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能力;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基本职责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国内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已转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继续履行其政策性使命。

3. 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主力军,它们均是由原来的国家专业银行转制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于2005年、2006年转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功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已于2009年1月转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于2010年成功上市。

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为我国较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都是由原来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组建而成,属于区域性质的商业银行。

以上商业银行在业务上都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菅。

4. 保险公司。目前我国主要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保险集团,及其控股的商业性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遵循“分业经营”的原则,从事人身保险或财产保险的原保险或再保险业务,在业务经营方面接受中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5. 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命名为投资银行的机构,但是1995年设立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1999年为剥离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而设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及后来陆续设立的保险资产菅理公司都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同时,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证券公司,实际上也经营着投资银行的业务,在业务经营方面接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与国除上成熟的现代投资银行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业务范围比较狭窄,除了经营证券业务等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外,对公司并购、公司理财、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的开展较为有限。

6. 基金管理公司。1991年8月,珠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起成立珠信基金,这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国内基金。2003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基金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进人了一个廣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共有89家国内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为数众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方面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7.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自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开始'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独资、中外合资)在我国境内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机构。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