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6 苹果版本:8.6.96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5初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货币均衡的含义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整理 编辑: 2015/11/02 16:45:04 字体:

201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7日。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5年经济师考试,网校整理了2015初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供您参考,祝您学习愉快!

货币均衡的含义

从理论上定义,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货币均衡的内涵:

(1)实际经济生活表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量上绝对相等是不可能的。“大体相等”,是因为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数量相等概念。由于经济学所研究的变量和数量比例关系既要受自身条件变化的影响,又要受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总是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很难准确测量其数量大小,因此,货币均衡仅仅表现和反映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大致趋同、相互协调的关系,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货币供给量在不断调整,货币需求量在不断变动。在货币需求的某个绝对值上下一定幅度内供应货币,不会导致币值与物价的波动,在许多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相互作用之下,货币供给量对货币需求量具有一定弹性。它具体表现为一个区间值,而不是绝对值,这种现象即货币容纳量弹性。在货币容纳弹性限度之内,变动着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都算是均衡的。在经济过程中引起货币容纳量弹性的因素有许多,如收入与消费的比例弹性,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也会引起货币购买力分流,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这样,即使货币供应量在一定幅度内偏离了货币需求量也不会导致市场混乱,物价上涨,这种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在某种程度上可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速度与货币需求量。但是,货币容纳量弹性是有限度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力是有范围的,超过客观允许的限度,结果是货币失衡。

(2)货币需求是由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决定的,货币供给则要适应经济中客观的商品、劳务的需要。因此,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必然会在社会经济过程中表现出来。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货币供求的均衡就意味着一切资本的周转和循环顺利地进行,社会再生产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正常实现。从市场来看,货币供求均衡就意味着既没有超额的货币需求,也没有超额的货币供给,表现出币值稳定、物价正常、市场繁荣。因此,货币均衡表面看来讲的是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相等,而实质上是经济过程中商品劳务的供给与货币购买力表示的商品劳务需求之间的均衡,是货币流通与商品流直达系的具体体现。

(3)货币均衡还要求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结构上均衡。货币供求结构均衡主要表现是社会生产的各部门比例协调,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销对路,基本上能实现其价值,转化为货币。同时,又能通过市场补充到本生产部门所需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顺利进行再生产。如果社会经济中出现商品积压或者有钱买不到需要的商品时,就表明货币供求在结构上处于非均衡次态。

综上所述,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均衡可以表述为:货币供给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要的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应,在经济运行中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状况,能体现出生产顺利增长,生产各部门比例协调,市场交易繁荣,物价基本稳定的局面。

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下,货币均衡的状况也有所不同。一般地说,生产力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利率机制比较健全,金融机构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单位货币投人产出效率高,表现为货币供给效应好,货币供求的均衡比例就小些。而在那些生产力水平不高,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也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其单位货币投人产出效率相对低些,表现为货币供求的均衡比例就大些。发展中国家就更要调整好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适当比例,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