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我国审计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与建议

来源: 北京审计局 编辑: 2014/04/22 16:03:34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书课题助力备考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书课题助力备考

免费题库

会计人证件照

书课题助力备考

会计人证件照

考试提醒

书课题助力备考

考试提醒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这标志着审计文化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加大审计文化建设力度,对于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审计文化内涵

  审计文化是审计群体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认可和遵循,带有审计取向、精神、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规范、制度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它属于一种职业文化,它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它包括审计制度文化、审计物质文化、审计精神文化三方面。

  审计制度文化,即审计规范与审计组织方式,物质文化,即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审计物质文化,即审机构的办公场所、审计基本技术、审计人员的装备、装束,审计报告以及审计人员的生活福利、业余生活场所等;审计精神文化,即全体审计人员认可与遵循的带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责任感、荣誉感等,它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

  二、 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审计文化是引导审计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审计机关内部具有凝聚、导向、培训、约束、激励等作用,对外具有宣传、形象、融入、定位、教育、交流、开放等作用。建设科学先进审计文化,有利于激励、引导、约束、凝聚审计群体的行为,从而达到制度约束无法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审计群体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有助于指导审计实践,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有利于审计事业的发展。

  (一)审计文化建设的激励作用

  先进的审计文化可以促使审计群体产生共同的审计核心价值观,催生良好的精神感召力和道德约束力,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进而促使审计工作克服审计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不断推进审计事业向前发展。可以激发审计人员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身到管理与服务中去。

  (二)审计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

  加快建设先进的审计文化,有利于审计群体加强集体凝聚力,对审计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提高对审计工作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从而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行为和文化氛围;有利于审计群体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时,能够同心协力、不畏艰难,共同战胜困难与挫折,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审计文化建设的约束功能

  先进的审计文化所体现的道德、信念与风气对于审计群体内部是一种软约束。它建立在共同的价值体系基础之上,作用于审计群体内心深处,既可以缓解法律法规等硬性约束带给审计人员的逆反心理,又可以加快审计群体的价值观的和谐一致。有利于审计人员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提高其开展审计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 我国开展审计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我国审计文化建设开展多年,成果显著,却也存在诸多不足,具体体现为:

  (一) 对审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自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以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审计机关成立后的首要的职责是履行审计职责、加强审计管理,谋求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审计文化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使得审计文化对内部审计群体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随着审计事业的加快发展,我国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然而,全国各地对审计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确定参差不齐,广大审计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到审计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作用,更未认识到审计文化所能够发挥的统一意志、激发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这将对我国日后审计文化建设的加快开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也不利于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 对审计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不足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影响审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其发展的快慢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放眼望去,我国审计文化建设具有起步晚、各地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加快开展审计文化建设、推动审计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势在必行。

  我国《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虽对“审计文化研究”加以强调,却未将审计文化建设真正提高到关系到审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且审计文化建设中长期战略规划略显不足。这种现状将不利于我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长远发展。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

  (三) 对审计文化建设文娱化、形式化

  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审计文化建设活动中,各审计机关对审计文化的内涵并未真正读懂读通,仍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活动开展过于文娱化、形式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或活动内容过于肤浅,将审计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或活动开展流于形式,通过一些口号的宣传等活动展开文化建设,审计文化建设虚置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人员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强调,审计文化建设应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注重审计文化深层次的理解,过于肤浅的审计文化宣传活动舍本求末,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我国开展审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深层次的审计文化宣传,培养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

  审计核心价值观是指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够指导审计工作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加快审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更新观念、加深认识,为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基础。审计机关从上至下应当形成良好的审计文化风气与底蕴,首要做的便是更新审计文化观念,提高对审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审计机关领导是审计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广大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拥护者和实践者。因此,全体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审计文化是推动审计管理创新的巨大动力,将审计文化建设提高到与审计事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的高度来认识。

  2、整合审计价值观,促进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矛盾具有其特殊性,对于审计价值观而言,不同的审计人员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推广,使之内化为审计人员内心所认可的道德标准与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完善审计核心价值观,促进审计人员自身价值观与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二)以人为本,加大审计队伍建设力度

  审计群体是开展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1、人才建设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审计干部队伍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造就政治坚、业务强、素质高、作风好的审计干部队伍。促进审计队伍内部更多更快的产生专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达到一专多能、精益求精的要求。为审计文化建设提高坚实的人员基础。

  2、强化以人为本意识,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主体作用。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接受者与传播者。人本意识有利于加强审计群体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内化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加快审计文化建设的推广与宣传。人性化的管理有利于审计人员加深对审计工作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进而推动审计文化的潜移默化。

  (三)坚持审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有机结合

  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审计物质文化是审计文化的载体,审计制度文化则是审计文化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强三者的有机结合,即加强审计文化三部分的内部整合,使之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因此,在审计文化建设的开展过程中,审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者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战略上,指定中长期建设规划,分阶段实施审计文化建设计划,逐步实现发展目标;深度上,加强审计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将审计精神文化理念“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成心为本的职业操守,谋利于民的价值取向”落入实处;广度上,增大审计文化建设影响范围,加快审计文化建设落后地区的帮扶工作,使影响范围扩大到每一个审计人员,同时注意审计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注意因地制宜。

  四、 小结

  审计文化意义重大,加快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面对国内国际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又快又好的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的课题。这也更是我们每一位审计人员将要肩负的重任。面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开展审计文化建设,我们任重而道远。(丰台区审计局)

  供稿单位:丰台区审计局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