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时效中断是指债权人采取法定程序对债务人的债权提出诉讼后,由于某种原因(如诉讼程序不当、法院的错误判决等)导致诉讼程序中断,之后又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仍然需要履行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后,时效期间应当重新计算。如果债权人在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内再次提起诉讼,债务人仍然需要履行债务。如果债权人在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内没有再次提起诉讼,那么债务人就可以不再履行债务了。
需要注意的是,时效中断并不是永久的,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也是有限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普通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20年。如果债权人在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内再次提起诉讼,但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的最长限制,那么债务人就可以以诉讼时效为由拒绝履行债务。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