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及监督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两会精神及重点工作任务,内部审计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践行党和国家赋予内部审计监督的新使命,坚持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全面履行审计“三项职责”,全力夯实审计“三项保障”,努力服务本单位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聚焦高效,健全审计管理体制机制
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按照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对标对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高效的审计领导和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在监督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坚强有力的审计领导体系。遵循审计署令第11号、国资委60号文精神,建立本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应成立本单位党组织审计工作委员会强化审计领导,确保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贯彻始终、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始终。参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推动配齐配强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强化审计重大事项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重大风险管控,发挥关键职能作用。
二是构建集中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注重发挥集团总部的引领及管控职能,建立审计计划统一安排、审计项目统一实施、审计资源统一调配、审计质量统一管控、审计整改统一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各层级审计监督力量活力。对于管理范围广、所属单位多的企业,可以设立区域审计中心或审计中心,集约管理审计力量,通过强化“上审下”提升审计的独立性和性。
三是构建完备规范的审计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强化审计监督的各项部署,对标关于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强化境外企业及境外资产监督等工作要求,与时俱进修订完善相关审计管理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相适应的,全面覆盖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操作指南的完备审计制度体系,固化工作要求,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审计工作高效开展。
聚焦三项职责,高效实施审计全覆盖
践行新发展理念,必须落实推进审计全覆盖要求,在促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推动企业目标与国家宏观政策目标有机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将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单位党组织决策部署落实作为内部审计首要职责。以履行首要职责为发力点,统筹安排审计计划,精准确定审计重点,坚决咬定重大政策、战略部署久久为功,围绕带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大力提质增效等工作强化监督,推动资金高效使用、项目加快实施、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促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是将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内部审计重要职责。以履行重要职责为着眼点,把牢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导向,紧扣发展质量与效益,聚焦企业主责主业,监督评价公司治理结构的适当性、治理活动的有效性,当好“透视公司治理的窗口”;重点关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建设和执行中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改进完善措施,扮演好“治理变革促导者”角色。
三是将强化对经营管理中权力运行、规范管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有效监督作为内部审计基本职责。以履行基本职责为立足点,按照经济监督的定位坚持依法依规审计,聚焦“经济责任”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围绕境外资产管理、金融业务等风险领域拓展管理审计领域,注重发挥审计监督专业性强、触角广泛的独特优势,揭示问题、督促整改的独特作用,高质量为公司做好“经济体检”。
聚焦三项保障,着力提示审计监督效能
服务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审计质量、审计效率、审计效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质量立审、科技强审、人才兴审,推动内部审计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跨越,为全面履行审计“三项职责”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坚持质量立审。将严管严控审计质量作为决定审计成效的重要抓手,构建涵盖审计管理、审计项目、审计整改和迎审迎检的审计质量体系,实现对内部审计全业务、全流程的科学管理,发挥质量管理的激励约束和导向引领作用,坚持以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提升工作价值。
二是坚持科技强审。加大数字化审计建设和应用力度,厚植数字化审计生态,以数据“倍增效应”为审计智慧赋能。实施审计工作在线管理、审计质量在线管控,促进组织方式创新。借助大数据精确筛查风险隐患、审视问题线索,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作用。
三是坚持人才兴审。遵循“立身立业立信”要求,遴选优秀人员建设柔性专家团队,强化重点工作支撑,引领示范加强审计队伍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政策研究能力和数字化审计能力建设,激活人才“第一资源”,夯实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根基。
上一篇:CIA 取证条件要求及合格标准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