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7年4月 总第16期

混”在国企(一)
── 一个会计的自述

  尽管还没有正式向公司提出辞职,但辞职报告已写好,只是等着合适的时机签上姓名填上日期就可以了。即将要离开时,想了想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从一名普通工科毕业的大专生成为拥有CPA资格证书的财务经理,尽管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但自己感觉也经历了不少事。

 参加工作
  其实说起来,我家跟会计这个职业多少有点渊源,我父亲和两位叔叔都有过一段时间不短的财务工作经历,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又都先后离开了财务工作岗位。
  我在九年前临近毕业时,头脑内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要做会计工作,我是1997年7月毕业于省城一所重点大学的大专,学得专业是城建,跟会计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毕业时,我并不为我将来的工作感到担忧,那时刚刚开始的毕业生人才市场我从来没有进去过。因为我知道我这个专业我们县那年只有我和我的一个同班老乡,而他早早的就和省会城市的一家企业达成就业协议(其实我原先也是有机会留在省城工作的,但由于我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父母不舍得,执意让我回家乡工作)。而我父亲和我们县城建局由于工作原因关系不错,因此回到家乡进入城建局工作在我当时看来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业前,我父亲就找过城建局长,他没有拒绝当然也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只是说等等再说,后来每次找到也都说等等。就这样,一直拖到毕业后的十一月,局长大人告诉我父亲说城建局当年已经没有招人的名额了(后来我听说当年城建局招的几个人,并没有一个是正规院校毕业的,可关系最差的也都是通过副县级领导介绍的)。城建局没希望了,而时间又到了十一月份(当时毕业生派遣最后期限是当年12月31日,那时还不像现在,感觉档案在当时还是挺重要的),我慌了,我父母更慌了,这时父亲所在厂(以下称FY厂)的厂长对我父亲说,还是让孩子进厂吧,好多人都想通过关系进厂都还进不了。FY厂是一家国有中型机械企业,那些年每年各项指标都是全国同行业第一,总资产超亿元,尽管规模不算大但在我们县可是数一数二的好企业,当时厂里共有职工2000多人,前几年每年都会有近千万的利润,而职工的奖金和福利都很好,尽管不能和政府机关相比但在我们当地人眼中进了这个厂也就等于手上拿到了铁饭碗。我父母考虑了一下,觉得这在当时情况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急忙赶回母校,办理了毕业派遣证并把个人的档案材料转到了厂里,好像办完这些已经是1997年的12月30日了。就这样在1997年的最后几天我开始工作了。
尽管找到了工作,但我依然在家闲着,原因现在看来很可笑,FY厂当时规定每名新进厂的大学生都必须在车间锻炼一年,然后根据能力和需要决定正式调入什么部门,而我父母肯定不舍得让我在车间受苦了,于是在我的工作分配上,厂长为难了,我父母和我当时只是想进技术科并利用自己学建筑的一些绘图功夫去描描机械图纸。由于当时正好是年末,厂里并没有多少精力研究我的事情,因此一直拖着,直到过完年,听父亲讲好像厂长提出了处理方法是作为老职工子女又是大学生的惟一特例给予照顾,让我只需到车间工作三个月便可以安排到技术科工作(给予特殊照顾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我父亲是一名老职工,更重要的是他是厂内一个重要部门的负责人,而且和厂领导们的私交都不错),我和我家人对这样的安排也都接受了,只等着最后决定了(在FY厂,大专以上的学生工作安排需经厂部会议讨论决定),这时候已经是1998年1月底了。
  
成为会计
  也许是我命中注定是一名会计,也就在这时候,FY厂财务科出了问题,厂里财务科科长和出纳私下给一家外单位做借款担保被发现,尽管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由于新上任的厂长对当时的财务科长没好感,所以当然要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是这位科长降级调到其他部门,出纳停职。每年四月是我们厂兑付职工集资款利息的时间(FY厂按市政府的要求上下一个新项目,为筹集资金面向职工及职工家属高息收集的三千多万的集资款,每年春季都安排集中付息换单),工作量很大,按惯例厂内成立了集资款工作领导小组(我父亲也是小组成员之一),在一次开会时,当时的财务科副科长Z(一直以来都和我家私交很好)提出财务科人员不够,并建议通过电脑来管理集资款,减轻工作量,同时由于当时厂内和财务科内懂电脑的人很少,提出让我这个还没安排具体工作的大学生来做具体的电脑操作工作(申明一下,当时我父亲并没有请Z提出这个事情),出席会议的财务科长W默不表态(原因很简单,他本想把他一个表侄女调入财务科,但当时碍于我父亲在场又不好当面反对),其他的人当然也不会有意见了。于是主持会议的厂领导(我父亲的至交)没等散会立即带着人事科长去请示厂长,厂长考虑了一下,同意让我先试用,如果不行,再回到车间工作,就这样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了我的会计生涯,当然,当时还不能算是一名会计,因为首先我只是负责电脑操作工作,并不涉及到账务,其次厂长明确批示我的人事关系不能进入财务科,而是暂挂在人事科。但当时我自己心里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会计了。
  1998年3月初的一天,在我父亲的带领下,我第一次以本厂职工的身份进入了厂财务科的办公室(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到财务科玩,好多老会计都曾抱过我),见过了一个个师傅后,并没有在财务科得到一张属于我自己的办公桌,而是被安排到另一幢楼一间专门为处理集资款事宜而设立的办公室内,那里面只有两张办公桌和一台很旧的电脑(我印象最深的是硬盘只有40M),办公桌是我的第一个师傅ZH(一名老会计)和另外一名会计的,我就坐在电脑旁开始了我的会计工作生涯。
  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将师傅ZH提供的集资款存根输入电脑。Z副科长说我懂电脑其实是夸大我了,在学校尽管学过电脑,但学得很肤浅,而且操作语言学得的是FORTRAN,这在财务上肯定是没有用的,我只能凭着我在电脑基础知识课里学过的一些FOXBASE的知识,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数据表(想买书学习都不行,因为我的家乡在一个乡镇,根本不可能有电脑教材出售)。还好大学里的教材内有FOXBASE的简单功能介绍,就这样我一边看着书一边做着,终于把近两千份的集资款清单输入了电脑。然后是核对,在ZH的指导下,也顺利地和账本总账核对相符。忙完了这些后,兑付的时间还没到,在空闲时间我又慢慢地摸索,将自己的数据表做得更完善,并且利用FOXBASE编了一个小程序以简化自己的工作。尽管我的工作大大减轻了我师傅ZH的工作量,但他好像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经常挂在嘴上说的就是工作不能依靠电脑,还得靠人来做,更要靠工作经验。这些资料准备完成之后,就是紧张的兑付阶段,这个阶段,我白天帮他们复核开单,晚上把每天新存的单据和取走的单据输入电脑并及时与账本核对。
  时间很快就到了五月份,随着集资款兑付工作的结束我变得越来越悠闲了,整天一个人待在办公室看着电脑。终于有一天,因为财务科又新添置了一台电脑,Z副科长安排我到财务科电脑房里帮忙,当然也只是帮忙,因为我的人事关系依旧在人事科。在这里我正式认识了我的又一个师傅L,他原来是财务科里惟一的大专生,和我一样他也不是学财务的,他对我的到来并不欢迎,有一次无意听到他和别人讲说我是关系户,工作肯定不行。在电脑房里,我依然是没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桌也就是我的办公桌。来后没多久就随Z和L出差去软件公司看新的财务软件。在宾馆里,我看Z科长在看书,便问他看什么,他告诉说是注册会计师教材,并说注册会计师是会计里面最难的考试,他已经是第六年考了,已经过了四门,还剩下一门经济法考了好几次都没过,而原来第一年考过的会计今年又需要重考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注册会计师这项考试,不过当时心里就有了将来一定要考过注册会计师的念头,尽管在当时看来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出差回来后没几天,厂里也终于决定让我正式调到财务科工作,我父亲很快为我安排了一张办公桌,可是放得地方很奇怪,是电脑房的外间,或者说是有门的过道。不过不管怎样,我想从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是1998年6月9日)开始,我真正的成为FY厂的一名会计了,我也就开始了我可能要从事一生的财务工作生涯。(未完待续)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