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7年6月 总第18期

我的职场故事——我与总经理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一家全国性的北方某地市级分公司工作。由于我从小就在北方长大,因此,对于气候、人文、地理环境都非常适应。我的直接上司是韦部长,她是90年代中后期的一批跨世纪的年轻知识女性。她有气质,风雅而又端庄,虽算不上明星似的美女,可也算上漂亮一族,看上去她不像是很严厉的那种。我想,在这样的领导下面工作,应该很舒心。但我要尽量把工作上的事情做好,因为我最怕被领导训斥了。由于刚步入职场,对于工作上的业务、公司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不熟悉。特别是对方方面面的领导,总有一种“言听计从”的观念,这样,免不了犯一些工作原则上的错误。而这些错误,让我与一些人熟悉起来,也让我认识到了职场的内涵。
  参加工作第一年,我是实习生身份。在财务部没有接管具体的业务,而是进行全面的学习。首先,就是从基础做起,即学习和做现金相关的业务。十月份的一天,办公楼里的大部分人员都出去为公司做宣传、营销活动去了。财务部只剩我一个,下午刚上班,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市场部何部长打来的。
  “惊鸿,我有一笔业务需要到银行办汇票,很着急,你看能不能去办一下。我已经和司机说了,让他送你。”
  我想,这肯定是经过公司一把手──李总同意的,那就办了吧。
  “何部长,没问题。我准备一下,马上就走。”
  到了银行,不一会儿,业务就办完了。下班之前,韦部长回来了。我向她汇报一天所做的业务。满以为很顺利,可以下班好好休息了。没想到,当她听到我给何部长办理汇票业务后,仔细问了起来。
  “他有没有李总签字的借款单?”
  “没有。”
  “你问没问过,他要办的业务是否经过李总授权?”
  “没有问。”
  “没有借款单,也不问是否需要经过李总授权,你就轻易给他办业务?”
  她冲我喊了起来。
  “这事如果李总真的不知道,倘若出现什么后果,谁来负这个责任?幸亏金额不大。严重了,就是职务失职,要负法律责任的!”
  我想解释,可是知道她正在气头上,还是先沉默吧。过了约有两分钟,我说:“韦部长,这是我的错,以后我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她看了看我,语气变的温和了许多,说:“好了,这事也不怪你。我也没有和你说过工作中具体的业务流程。以后,做这种事要留心。要记住,凡是到财务部来领取支票、办理汇款等业务的,无论是谁,首先要看有没有公司主要领导及部门领导的签字,要是没有,你事先通知我。要是找不到我,你就让需要办业务的人找李总签字。如果李总也不在,而业务要急于办理的,你就直接向李总请示。”我回答:“知道了。”第二天,我找了何部长,让他补签了借款单。至于他事先有没有经过李总授权,我不知道,反正手续补了,就证明李总是同意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心理不好受。而何部长对我的态度比其他部门负责人不一样,就是要比那些人平和许多。这事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对我的态度更加平和。
  十二月的一天,人事部的刘部长拿着一张兼课津贴明细表,到我这里支取现金。当然,已经是李总和韦部长、还有核算会计都签过字的。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有一个人不是讲过课的,是市场部的金经理。她是何部长的手下。也没有细问。正好,当天我遇到了金经理,“金姐,你最近做过培训讲课吗?”“没有呀。”“那我怎么看到刘部长的兼课津贴明细表上有你的名字呢?”“是吗?这事我要好好问问。”我正在办公室写半年实习总结,只见李总进了我的办公室。“惊鸿,把今天刘部长的那个兼课津贴表给我看一下。”我把那张表给了他。他看了看,然后拿着回到了自己办公室。不一会儿,就见刘部长从李总的办公室出来,表情很不自然。我听到李总很生气的说:“是你的就是你的,挪到别人身上做什么?”紧接着,金经理也从李总的办公室出来了。我想,坏了,肯定是那张表有问题。原来,金经理确实没有给培训学员讲过课,而是刘部长亲自讲过。因为不好意思填上自己的名字,就写了金经理。因为刘部长事先没有和金经理打招呼,当然金经理是很生气的。可我没有想到,金经理会直接向李总反映这事。当天,刘部长将一张真实的、经过签字手续的兼课津贴表给了我。我感觉很对不起刘部长。我要是不多嘴,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这事闹的刘部长和金经理好久不和。第二天,李总在公司交班会上特意说了关于兼课津贴的事,并且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所谓考核,就是相关的人员要扣奖金了。当然除了刘部长外,还有韦部长。其实,这事和我们财务部没什么联系,我们也不能像侦探那样,去侦察每张原始凭证是否都是真实反映了现实情况。我对韦部长说:“部长,这事我也有责任。你被扣的奖金我来承担。”韦部长笑了笑,“刚参加工作哪有不犯错误的,以后注意点就行了。再说,你还在实习,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多。好好干,等你什么时候工资开的多了,再还我。”显然她在开玩笑。看来她今天心情不错。我说:“好的,我会努力变成富翁的。到那个时候,我要加倍返还,还带银行利息。”“好的,祝你早日实现梦想。”何部长知道这事后,对我说:“惊鸿,你为我们市场部办了一件好事。如果有人从你们财务查出来市场部的金经理没有讲课而领了兼课津贴,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代表市场部要感谢你呀!”我说:“何部长,其实也没什么,这事以后不要再提了。”至此,何部长与刘部长又增加一分隔阂。
  通过这两件事,我知道了财务人员必须要具备除专业素质以外的一些东西。这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过的很平淡,工作上没有什么闹心的事。然而不久,实业公司的成立,使我在其财务问题上大费苦心,也使我和何部长有了更深的接触。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集团总部要求各省、地市级分公司成立相应的实业公司,以协助整个集团公司做好工程建设工作。我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一天,我遇到了何部长,问:“何部长,这些天没看到你,在忙些什么?”“这不是最近要成立实业公司吗,我去省公司开会了。”“原来是这样。”我也没多想,打个招呼就匆匆走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何部长已经是实业公司的负责人了。其级别与分公司总经理相同,是省公司直接下的人事令聘任的。我猜测,之所以让何部长当实业公司负责人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他经常受主管市场工作的邢副总的压迫,这点李总是知道的,但是,他做市场工作很有能力,不能轻易调离市场部。其次,因为对考核的不满,他与主管人事的刘部长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从李总角度来分析,一方面,需要解决市场工作的内部矛盾,其次也要解决市场部和人事部的矛盾,这样,公司的运作才能正常。而此时,实业公司的成立需要负责人,正好让何部长有了脱离邢副总的机会,解决了两方面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李总举荐了他,自然两人关系就更不一般了。以后的事情,证明了我的猜测。
  我看到何部长每天工作都很忙,因为他需要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来做实业公司的工作。
  从实业公司税务登记的办理到银行账户的设立,以及财务的一些规章制度的建立,我都参与了。因为财务人员的缺乏,韦部长让我负责实业公司的账务工作。可是我只是以分公司财务人员的身份来兼管,并没有真正的人事令的聘任通知。因为我负责了实业公司的账务工作,必然与何部长有了更多的接触。何部长经常告诫我,要多钻研业务知识,要多向老前辈们请教,要多与省实业公司财务部沟通并经常询问我工作中有没有困难。当然,我一切都是从头做起。从编制第一张会计凭证到编制第一个季度的财务报告,我都认真努力地去做,也确实遇到了业务上的困难。有时,自己处理不了就直接请教韦部长。韦部长没有做过工程方面的财务工作,对于具体业务也不是很明白,我们就一起进行研究。好在她的专业功底很深,帮了我大忙了。另外,我有几个同学在读研究生,我就打电话问他们。他们不愧是名校之子,对我的指点非常正确。
  实业公司成立的第三年,为适应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需要撤消掉。集团公司要求各省分公司成立跨市的区域项目部,来负责工程建设工作。我参与了实业公司的注销工作。而此时,何部长已经是分公司的负责人了,即接替了李总的职务,而李总到了另外一家大的分公司做负责人。这样,财务工作由韦部长直接向何总负责。实业公司撤消后,人员一部分并入分公司,一部分转到新成立的区域项目部。而我,继续做分公司的财务工作,只是少了一项负责实业公司的财务工作。自己感觉到工作压力小了很多。
  在李总要调离之前,公司就有一大部分人认为接替李总的应该是主管市场的邢副总。因为无论是资格还是能力,邢副总都比另外几个人选强。可是,当宣布的时候,大家都很意外。因为接替李总的不是邢副总,而是何总。在何总上任八个月后,邢副总去了集团公司南方的某省公司做副职。
  何总的工作作风与李总显然两样。如果把李总比做武官治企,那么何总就是文官治企。他注重团队合作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不像以前那样在工作上频繁接触了,这毕竟是正常的。而他,对年轻人很关心。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一次,他问我多大岁数了,我如实告诉了。我不知道他问这个有什么用。没过几天,他叫我到他的办公室,说:“想不想找个女朋友?”我说:“何总,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好,暂时还不想。”“我有个朋友的女儿是师范学院的教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一次他向我说了这事。我想,正好咱们公司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就是你。你考虑考虑。要是同意就见见面。”“何总,还是不用了,我暂时还不想谈朋友。”“那好,没什么事了。”“何总,没有别的事我就回了。不过,我要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出了何总的办公室,我的心情沉重下来。不知道,何总是否会生气。后来,我从何总的司机那里得知,何总为我的个人问题想了许多,经常在外面和认识的人联系。我也不多想了,只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就不要被左右。这件事只有我、何总和司机知道。我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起,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
  大约过了一年多,公司组织酒会。在酒会上,谈起了公司一批年轻人将要举办集体婚礼的事。自然,有人问起了我什么时候结婚。我开玩笑答道:“大约2008年吧。”问我女友在哪里,我说:“天涯海角。”谁知司机多喝几杯,将何总给我介绍女友的事说了。这下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而那些年轻人,都很惊讶。他们认为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抓住呢?特别是那些女孩子,都为我感到可惜。其实,公司中的女孩子我没有看上哪个好。可能是我要求的太完美了。她们经常问我这事,目的是问我到底怎么想的。可我,就是说不想过早的谈朋友。至于其他原因,我没有和她们说。因为,我经常和单位年轻女孩子接触,感觉有些女人的嘴很滥,藏不住什么事。即使说是能保密,也不能轻易相信。后来的时间里,何总经常问起我个人问题。并且说,什么时候想好了,就和他说,他会帮我找一个满意的。
  现在,我还是单身。对于何总的关心,很是感激。我曾经向高中的一位关系很好的女同学说了我对个人问题的看法,并且开玩笑说很羡慕结婚有家的人,今年要把个人问题列入头等大事来抓。她已经结婚了。对我说,单身生活与婚后生活各有各的好处。婚后就是要考虑两人如何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才能够在一起。着急什么?男子汉当以事业为重。我问过那么多人,只有她这么说。我看中的是她所说的最后一句。没想到,这么多年不在一起,她还是了解我的。
  工作将近五年了。至今回想,那些曾经的故事已走远。青春献给了这个职业,职业书写了青春的故事。我还要不断努力,继续发挥潜能,为我所热爱的职业去锻炼、去流汗、去奉献。继续书写我的会计人生。

                                         s正保会计网校·锦瑟惊鸿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