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7年6月 总第18期

再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东北财经大学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涵义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指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在实现了量的渐进积累之后,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和改变,实现了质的突变飞跃,这一交替演进过程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继承和创新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一种更有效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财务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总是不断地积累、总结已有的知识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这个过程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的有机统一。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财务管理方法的演变、财务管理学说的发展等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继承和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一场历史性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浪潮。能否抓住机遇,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伴随着它赖以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尽头。探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本身,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当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不可一概否定。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机制是竞争机制的升华,是把财务管理要素与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诸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起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创造性的毁灭。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过程中,一批财务管理能力差的企业被迅速淘汰,其生产要素被财务管理能力强的企业重新组合起来,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组合。
  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是大胆进行财务管理开拓的具体手段,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它可以创造出资源。
  赊销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但分期付款的办法却创造出了购买力,带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这在历史上是一项伟大的财务管理创新。“管理”本身就是二十世纪的一项伟大创新。成功的财务管理者,不论其个人动机如何,都设法创造价值,做出贡献,力争上游,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设法创造新的价值,满足新的追求,设法把“资金”转变成“资源”,或者把现有的资源重新组合,增加其产出价值的能力。
  系统的财务管理创新在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寻找变化,在于系统分析这种变化可能为企业或社会创造的价值。财务管理创新既伟大又平凡,既神秘又寻常。

二、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1.机会分析原则。有目的、有步骤的财务管理创新从分析机会开始,从透彻地思考财务管理创新机会的来源做起。例如一项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对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往往就是机会来临之日。但是,对一切财务管理创新机会的来源都应作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仅仅机警地注意这些来源是不够的,必须有组织、经常性、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财务管理创新既要进行理性分析,也要进行感性分析。即财务管理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要常走出去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这一点对财务管理人员非常重要。成功的理财创新专家左右脑并用,他们既研究财务数据,也观察人们的财务行为,了解他们有什么样的期望,理解人们的价值观。
  2.简便易行、目标明确原则。财务管理创新必须简便易行、目标明确。它应当只做好一件事,否则便会造成混乱。财务管理创新也容易出故障,倘若复杂了,往往行不通。但凡有效的财务管理创新都简单得惊人,也应当以具体、明确、有计划的应用为目标,应当以满足具体要求,产生具体最终结果为明确目标。妨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一大因素是资金太多、机构臃肿、装备太复杂。资金充足的大企业往往缺乏财务管理创新精神,因为资金太多,花钱容易,企业就没有压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装备太多、太复杂,项目又分得过细,也必然阻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3.实用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应面向企业实用目标,而不是过分强调企业在各方面要有大的飞跃。要想使企业财务管理保持创新能力,应做到:(1)对新的理财构思进行试验;(2)重应用而不重概念研究;(3)不要依赖庞大而笨拙的财务计划体系;(4)不要过分侧重重大项目而忽视小项目。财务管理创新不必追求宏大效应。有效的财务管理创新开始时规模都不大,要做的只是某种具体的事,只需要少量资金和为数不多的人,而且只需要一个规模有限的小市场,否则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财务管理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几乎都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4.目标领先原则。成功的财务管理创新要以建立领先地位为目标。它并不一定要发展成为一家大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在开始时不以取得领先地位为目标,就不会有充分的创新精神,它必须在某一特定环境、特定领域内取得领先地位。
  5.不拘一格原则。财务管理创新不必追求精巧。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也是由普通人来实施的,如果想达到一定的规模,取得一定的地位,还得由普通人来完成。因此,财务管理创新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应用上,过于精巧差不多是注定要失败的。
  6.集中力量原则。财务管理创新不要分散力重、零打碎敲,不要试图一下子完成许多事情。财务管理创新需要协调统一地集中力量去完成任务,它需要人们能相互理解,团结互助,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否则偏离核心的财务管理创新只能成为空想或失败。
  7.面向现在原则。不是为将来而是为现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必须是对现在的人有用,而且能在当前应用。如果仅仅在未来某一天才能应用,我们就不必投入太多的财力和精力。
  8.广泛参与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活动自始至终要有各方面前所未有地参与,因为企业理财关系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位员工以及外界与企业有关的部门和人士,没有他们的广泛参与,企业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创新。广泛参与可以使大家密切接触,共同工作,交流沟通,而这一切都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效率,更有助于财务管理决策的贯彻执行。
  9.积极行动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要避免渐进主义思想,更应克服保守思想。财务管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对于那些在财务管理中有贡献的部门和人员要及时给予嘉奖;对于在财务管理中无所作为的部门和人员要鞭策他们前进。财务管理部门作为财务管理创新的主体要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利润,勇于承担财务风险,善于实现新的资本组合,这是企业永葆青春的关键。
  10.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原则。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保证机制。我们已经由“饥不择食的年代”进入了“精心选择的年代”。但是,鼓励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财务管理体制还远未建成,这不仅限制了企业财力的充分利用,也抑制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活动的愿望。因此,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任重道远。
   11.激励性原则。企业主管及财务管理部门应支持财务管理创新活动,要善于发现并赞扬创新者,大小创新都应得到奖励,对于那些支持创新的人也应表彰。为了缩短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周期,要容许人们犯错误,而且要快犯错误,以便从中及时汲取经验教训,迅速进行调整。要鼓励人们向理财中的各种陈规陋习挑战。

三、优化财务管理创新环境
  1.培养创新精神。财务管理创新就是工作。它需要知识,往往还需要很强的独创精神。此外,财务管理创新者们往往是在自己工作领域中从事创新活动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种艰苦的、需要全副身心投入的、笃志不移的工作,因此它需要财务管理创新者勤奋工作,勇于献身。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准备,是难以进行的。财务管理创新者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由于财务管理创新要承担种种风险,并且要求重视知识和执行能力,所以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必须坚韧不拔、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地工作。
  2.形成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环境。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在创新的环境中工作,普通人也可以变成精力旺盛、热情奔放、勇于创新的人;而在那些缺乏创新精神的环境中工作,就是用于创新的人也会变得消沉、混乱,靠运气混日子。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创新的最大障碍是胆怯,胆怯会磨灭想象力和独创精神。为了克服胆怯,需要形成一种环境,容许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失败,提高其胆量,同时鼓励他们学习和探索,增强其学识能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水平。
  3.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制定定量目标。既然不断加快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考核,只有加以考核的事情才能做好。尽管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存在指标和定义方面的困难,但还是可以进行定量化考核的。考核时要注意以下六个主要因素:一是什么才算创新;二是创新带来的影响;三是要统一创新要求;四是要广泛应用创新指标;五是要人人参与;六是要联系市场。财务管理创新必须联系市场,即以市场为动力目标。财务管理创新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再好的构思和做法也是无用的。
  4.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我们使创新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能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创新能力是指让大量新的理财思想、理财方法、理财决策与计划不断涌现。好的企业财务管理主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不断地渴求和探索小而实用的新的理财思想。为了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二要培养他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三要培养他们转移经验的能力;四要培养他们的借鉴能力;五要培养他们思维、工作方面的灵活性;六要培养他们进行财务评价的能力;七要培养他们产生新思想的能力;八要培养他们的预见能力;九要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十要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完成创新的能力。
  5.建立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就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会有许多的差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当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目标之一,它要求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文化条件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不应过分强调国际化,而应适当强调国家化、企业化。只有不断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比如我们有些人过分强调企业财务管理要制度化、法制化,这无疑是向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看齐。但中国文化一味强调依法理财往往是行不通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情理的作用,合法而不合情理的事往往难以在企业中贯彻下去。因此,建立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具有很现实的经济意义的实践问题。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