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7年8月 总第20期

订单式小企业成本核算实践运用

  近年来,佛山市顺德、南海等区的小企业发展迅猛,涌现在各行各业,且大多是来料加工的订单式小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小企业老板成本核算意识增强,而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仅复杂,而且运用的条件与小企业实际状况不相吻合,如一批材料为几批产品共同耗用,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方法,而小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数据基础薄弱,几乎没有定额消耗、标准定额数据,且财务人员水平有限,书本的成本核算模式在小企业实际工作中难以运用,为此笔者根据从事多年会计工作的实践,对建立适合订单式小企业成本核算模式与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订单式小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佛山市订单式小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经营,企业人数在100人以下,财务人员一般是2~4人,大多数是接收订单来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小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一是会计信息资料记录不全面。如生产领料单没有准确记录领料用途,生产型号以及订单号,造成了成本核算数据难以准确归集;二是会计单据传递不完整。生产车间、仓库、财务、销售等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会计单据流程,影响了成本核算数据的及时传递。三是费用分配方法不规范。费用分配方法常常因人变动而随意调整,导致计算出来的成本数据存在极大的人为差异。这些造成了成本核算不准确,导致提供的成本信息只是为了应付账务处理、报表核算等任务,提供成本数据不符合小企业成本的真实情况,直接影响了小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订单式小企业成本核算思路
  订单式小企业要按订单来组织生产,也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接受预订并组织生产。由于小企业规模小、人数少、会计基础薄弱、成本数据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制约了小企业难以使用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核算。根据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从符合小企业现状出发,笔者建议:订单式生产的企业可以采用分批法和品种法相结合的方法,辅助材料、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应采用简单比例分配法计入。
  生成成本是指生产各种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三个基本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所以订单式小企业成本核算也必须设置这三个基本成本项目。
  首先,做好料单数据记录,编制材料分配表。订单式企业从每一批产品订单开工时就开始记录成本,一定要按订单编号设置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退料单、产品入库单等,料单记录尽可能全面、准确地登记领、退料的订单型号、产品类型、用途。做好基础数据记录是成本核算的前提,财务人员才可以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退料单的领、退料记录汇总核算出每份订单材料的用量多少。需要注意是每份订单产品的直接用料都是有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从小企业实际状况考虑,可以将用料量比例大的几种材料规定为原材料,其余的作为辅助材料。如果一种辅助材料是几份订单的产品共同享用,如果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方法,小企业实在难以操作,所以建议:根据“因果原则”按材料消耗量比例分配辅助材料,即以每种辅助材料量占总辅助材料量比例计算;如果辅助材料金额太小,可以直接计入材料用量大的那份订单,不必再进行分配计入。据笔者对小企业管理特点的了解,仓库只是登记材料的数量账,也就是说仓库不知道每一种材料的单价,只有出入库材料的数量记录,因此要提高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操作过程中有必要要求每批产品完工入库时,所有的料单必须及时反馈到财务部。财务人员可以运用简单的加权平均法先计算材料单位成本,再根据每份订单的直接材料用量,两者相乘即得每份订单的直接材料金额。
  其次,做好工资分配记录、核算直接人工。订单式小企业实行计件工资的,财务人员应根据车间提供的生产工人计件数量的记录,按“计件工资单价×每份订单的生产件数”就计算出每份订单的生产人工。如果订单式小企业不实行计件工资的,每份订单必须作好生产工时记录,根据每个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总额可以计算其劳动生产率,按“劳动生产率×每份订单生产工时”就核算出每份订单的直接人工。另外,奖金、加班费等津贴应分别计入相关订单。
  再次,合理分配制造费用、归集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修理费、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保险费、租赁费、劳动保护费、停工损失等。这些制造费用由于无法具体归集到哪份订单,所以一定要进行费用分配、归集。应在制造费用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按制造费用的细目进行归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设备折旧费应依据税法规定的方法计算折旧费以外,其余费用应采用符合企业特点的方法来进行合理、规范地归集分配,尽量使成本核算更贴切实际。鉴于小企业实际状况,笔者建议:按照“受益原则”分配计算这些间接费用,即以订单金额比例来分摊费用,这样,可简化计算程序,便于操作。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旦固定以后,不能因人变动随意调整。
  最后,做好产品计算单,完成成本核算。成本发生时记入分批成本单,按产品的定单设置生成成本明细账,归集各种费用,计算生产成本,产品完工检验合格入库,再根据分批成本单转入产成品账户。由于分批法不存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若某份订单是跨月完成交货,按月累计的生产费用,就是其生产成本。

三、案例运用
  【例】某厂是一家生产汽车座套的企业,主要有真皮、仿皮、布艺三大类产品,生产组织是小批量生产,主要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现有一订单,编号为20061242,真皮座套15件,仿皮座套3件,布艺座套5件,12月底真皮座套只完工10件,其余的真皮座套5件、仿皮座套3件和布艺座套5件尚未完工。

  具体详见以下直接材料分配表(表1)、直接工人分配表(表2)、制造费用分配表(表3),产品计算单(表4)。

  成本信息的提供必须反映订单式小企业成本的真实情况,简单易操作的成本核算方式是订单式小企业在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财政局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