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算是一个“老外企”了,还是90年代初,当人们对外企尚心存戒虑的时候,刚刚从财院毕业,她就毅然放弃了炙手可热的去政府部门的工作机会,做了一家世界500强日资企业驻京事务所的会计。由于日企要求职员“全能”,她偶尔也做翻译和业务。白驹过隙,23岁开始给日本人打工,如今已将近不惑之年。13年弹指飞沫间,当年漂亮的小雪如今熬成了一家美国外企驻中国的财务总监。
在外企的经历给了她相当舒适的生活回报,寻觅到了一位体贴温良的先生,生了一个漂亮如同洋偶般可爱的女儿,在京城的可人地段,购置了两套房产。岁月对她有些偏爱,没有赋与她多少“老妈妈”的沧桑,举手投足间,蕴透着优雅和成熟女人的风韵。特别是她那贝齿微露的一笑,不只是嫣然,简直像鸦片一样,让人看了上瘾,一副小巧的细边眼镜架在精致的鼻梁上,更平添了几分儒雅与娟秀。
13年的外企工作,其间12年的职业生涯都是在日企度过的,中间又被派到日本本部工作2年,由于聪颖和努力,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但在日企的那段光阴她似乎不愿回忆,对她来讲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常年的外企工作,天然铸就了她小资的习性,无论是衣食住行都追求品质,但在她的朋友来看,“姜姐的生活太‘朴实’了”。其实,日资企业的薪酬水平与欧美企业相比,可以说是中农望地主的差异,即使她非常讲究衣着,每天上班必换一套正装,但国贸、燕沙、王府饭店等世界大牌奢侈品的云集地也只能偶尔走马探花。
在她的衣橱里,也挂着几套PRADA、POTRS的正装,但绝大部分衣饰,还是从中友、SOGO等地选购来的。她不讲求大牌,但极会装扮自己,穿出特点,穿出品味,穿出回头率就可以了。因为这就是日资企业职员的尴尬:虽然追求时尚,但银子的多少决定一切。她的另一个嗜好就是喜欢腕表,一只卡地亚长方型金表是她的最爱,而且每到她生日那天,她都要奖赏自己一只手表,如今欧米茄、摩凡陀等都成了她所钟爱的尤物。
90年代初的北京还没有如今那么多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事务所设置在北京饭店。她每天的工作内容是进行事务所的日常核算,负责和东京本部的电话和传真联络,也协调和各个经销商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工作看上去很轻松风光,极尽白领丽人之风秀,但姜雪经常对朋友说:“你们看我好像风光无限,但是伺候老板就像童养媳侍奉老婆婆一样,你们不知道其中的辛苦”。的确,殷实的家境,时尚的职业,而背后却咀嚼着另味的痛苦。
伊藤是她伺候时间最长的老板,90年代初,40几岁的伊藤作为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首代,是他亲自在众多的推荐者之中,选中了出类拔萃的姜雪。因而在骨子里潜藏着是姜雪恩人的意识。
衣着考究,每日必须西服革履,衬衣的袖口上还要佩带不同款式的袖扣,风度翩翩,一副绅士之像。但与其表面大相径庭的是,伊藤有着标准日本人的性格,待人欺软怕硬,喜好罗嗦,没完没了,如果他心情不爽,那么事务所的人谁也别想开心。
他整人的法宝是精神蹂躏,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地找茬训斥下属。而姜雪是中国人,则成了首当其冲的对象。伊藤酷爱高尔夫,但每当输了球,就会将糟糕的心情转嫁给姜雪。周一上午的例会一结束,伊藤就将一份没什么价值的新闻简报交给姜雪:“小雪,你将这份文件翻译一下,我要在中午之前传真给日本总部”,此时已经10:30分了,而由于时差的关系,东京本部此时已近午休时间,根本不可能在上午将文件发到那里。
姜雪心知他是找茬发火,但一向以忍耐为先的她还是没说什么,硬是争气,在40分钟内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伊藤正要起身吃午饭时递交了给他。伊藤一愣,以轻若蚊鸣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好快呀!”突然他觉得自己语失,便故意夸张地看了看手表:“哼,还是晚了10分钟,这样的速度不行呀!”说完,将文件往桌上轻轻一丢,扬头而去。
伊藤狐疑多虑,不信任员工。一次姜雪外出访问客户,因谈得太久,下班前已经来不及赶回公司了。因为日本公司有不成文的惯例,外出公干,事毕之后都要赶回公司。她赶紧给伊藤打电话,说明今天洽谈完业务后要直接下班了。
没料想伊藤用一种将信将疑的口吻说道:“是吗,你将电话给客户”,姜雪顿时热血冲头,羞愤无奈地将电话转给了客户。伊藤在虚与委蛇地和客户客套了几句后,证明姜雪是在谈业务,才没好气地在电话里说:“可以直接回家了,但别忘了明天交今天的商谈报告。”姜雪此时怒火中烧,但在客户面前她依旧强颜欢笑,尽显优雅。可是下班后她激愤地彻夜未眠。
姜雪是很干练而且职业素养很高的女性,对于打理事务性的工作,她做的得心应手。在这个事务所中,她的能力和勤奋的工作态度都赢得了大家良好的评价。而且她是独挡一面式的职员,做事也非常干脆果断。
别人也经常问她:“你这样的出色工作能力,为什么给一个精神病鬼子打工呀?”但朴实和诚实的家风,铸成了她忍耐和坚强的个性。她酷爱所从事的行业。因此她是轻易不做逃兵的。伊藤也深谙知晓,他也为此抓住了姜雪的软肋。他就像一个老婆婆虐待一个优秀的儿媳妇那样,惟独看到职员们不快乐,他才从大家的郁闷中寻找到他的快感。
一次,姜雪在接一个顾客的电话,不知不觉伊藤站在了他的身边,伊藤面露焦急地在姜雪身边转来转去,似乎有非常重要的急事让姜雪去做。一边是重要客户的电话,一边是伊藤无声地催促,姜雪凭借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很圆满地让客户及早结束谈话。
放下电话,她急忙走进伊藤的办公室。伊藤声色俱厉,面色铁青:“小雪呀!你不知道我现在的时间多宝贵吗?你知道我的很多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呀,你们中国不是在讲与时俱进吗?我现在也是分秒必争呀。你怎么没完没了的讲电话?耽误了主要工作怎么办?”然后伊藤便喋喋不休地从当年招姜雪入事务所讲起,将他所有能够记忆的姜雪工作中不到位的细节历数一遍,甚至连一次姜雪向他问早安时声音太小的“罪过”都开发到了。直到他痛痛快快地喊了20分钟,姜雪实在忍耐不住了,打断了他的唠叨:“所长,你究竟有什么急事找我?”“啊?”伊藤不由一怔,“啊……啊,对了,我明天上午要外出开会,不来公司,没别的事了。”
姜雪以她最大的涵养忍受着伊藤怪异的性格。岁月飘逝,一晃10几年过去了,伊藤竟然在所长这个位置上干了12年,这也是日企中难能罕见的。虽然由于姜雪工作出色,伊藤每年都要给她加薪,但对她来讲这点薪水与她所承受的精神压抑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她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英语,凭借她的悟性和资质,如果在欧美企业供职,将会打拼出更为精彩的人生。但人届中年,名利对她来讲,已是鸿毛柳絮,尊严和快乐成为她至高无上的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追求,使她毅然地向伊藤递交了辞职报告。
大概是因为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宝贵吧,伊藤呆呆地看了辞职信良久,突然给姜雪鞠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小雪!我以前实在太失礼了,能不能再仔细考虑一下?”此刻,姜雪仍然露出她标志性的莞尔微笑:“抱歉,伊藤先生,中国已经不是从前的中国了,如今的我也不是当年的小雪了。”然后她义务反顾地转身踏出了她工作了12个年头的事务所,像甩掉一个包袱一样,从来没有的爽朗与轻松,将她的倩影拉进了灯火阑珊的京华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