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7年9月 总第21期

日本会计的教育环境

  近年来, 日本会计教育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新会计标准的制定、修订, 会计研究生院的开设,CPE制度的导入,投资教育的发展,以及少子化的进展等方面。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为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日本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与对策对我国的会计教育发展不无启示。

  会计教育是传授经济决策所必需的会计的有关知识及技能、基本思想及伦理,培养编制和利用会计情报人才的行为。按照会计教育实施主体的不同,日本的会计教育分为三类:一是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机构实施的会计教育,包括商业高中、大学(含短期大学)以及研究生院进行的会计教育;二是各种专门学校实施的会计教育,即以教授关于簿记、会计知识与技能,为通过簿记审核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等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会计教育;三是企业及监察法人如会计师事务所、职业会计人团体等实施的会计教育,它是指企业内部的研修制度和以普通社会人员为对象的演讲会、讲习会或远程教育等,是广义的会计教育。
  在日本,会计与监察制度的设计是政府行为,有时也会受产业界的意图所左右,但作为原则还是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众所周知,在企业等经济主体中,作为会计实践者,即实际承担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认识、测定、记录及报告等会计行为的是人,同时接受、解释会计情报并下判断的也是人。因此,会计教育处于连结会计理论及制度与会计实践(实务)的桥梁的地位。如果把承担企业会计硬件方面的会计与监察制度(规则)比作车的左右两个前轮的话,承担企业会计软件方面的会计教育就可以比作车的后轮。光有硬件不行,光有软件也不行,只有将硬件与软件协调起来,会计与监察的水平才能提高。近年来,会计规则等硬件建设日臻完善,而在人才培养等软件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还赶不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另外,虽说会计教育受会计理论、制度与实务的影响很深,但这两者间的影响未必是单向的。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人才的培养来使会计水平得以持续保持和提高,所以,从这个观点出发,无论对于会计制度,还是对于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必须具有让受教育者根据获得的知识进行建议的机能。总之,强化会计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基于理论层面的考虑,更是如下所述的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使然。
  1.新会计标准的制定、修订
  以1997年财务报表原则的修订为开端,以“自由、公平、全球化”为关键词,日本进行了会计大改革,接连制定或修订了金融商品会计、外币换算会计、退休给付会计、税效会计、研发费与软件会计、减损会计,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各种新会计标准。2001年以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团体联合会(现为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等10家民间团体出资为核心,财团法人财务会计标准机构成立,其下设有以民间企业为会计标准制定主体的企业会计标准委员会,并颁布了企业会计标准、企业会计应用指南,以及企业会计实务报告等。2004年7月,企业会计标准委员会基本概念工作小组公布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框架”(讨论稿),该框架虽不具有约束力,但它将成为未来会计标准制定的指南。同美国的会计标准及国际财会报告标准一样,日本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正在逐步完善。
  伴随上述动向的出现,一个新问题自然产生了,即如何通过现场教育把这些最新会计标准讲授给学员。在限定的开课科目与授课时间内,在哪个阶段应讲授什么内容,应在何种程度上谋求以“企业会计原则”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与新观点间的均衡,恐怕是令所有教员困惑的问题。充实应讲授的内容固然是好事,但当务之急是开发有效的新教育系统和课程计划,以达到宣传、普及新会计标准的目的。
  2.会计研究生院的开设
  2002年日本中央大学专门研究生院率先设立国际会计研究专业,2003年改为会计研究生院,2005年4月早稻田大学等9所高校同时成立会计研究生院。2006年4月又有爱知大学、关西大学、甲南大学、立命馆大学、大原大学院大学等5校成立会计研究生院。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大学正在筹备中。没有设立专门会计研究生院的一些传统研究生院也相继设置了与会计相关的新专业或课程。这些研究生院和培养学者的传统研究生院,作为彻底培养拥有最新理论和实际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机构,旨在为有意成为高级会计专家的社会在职人员,架起了会计教育的新平台。
  特别是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规定修完会计研究生院课程者可以免考部分科目(短答式考试)以来,研究生院正在成为承担直接培养会计专门人才的机构。目前,由会计研究生院为主体的会计研究生院协会已经成立,其宗旨是“促进相互合作,谋求会计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优秀的会计职业人,贡献于社会”,为此,经常举办研讨会等。
  3.CPE制度的导入
  为保持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实务能力,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注册会计师制度实行50周年的1998年导入了CPE制度(持续性专门研修制度),原则上所有注册会计师(会员)都要进行持续性专门研修,每年修完40学分的课程。2002年又进一步将CPE制度的执行强制化,对未按要求研修和未尽到报告义务的会员将公开点名批评,对有会计监察业务的会员将采取劝退措施。的确,取得国家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即使通过了国家考试(注册会计师第三次考试)也不应满足现状,作为会计与监察方面的专家,鼓励其自我钻研是理所当然的。所有注册会计师被强制加入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这为确保注册会计师的质量,自主履行指导、联络和沟通义务,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可靠性,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基于此,应该把面向职业会计人的再教育和为通过国家考试成为职业会计人而进行的前期教育,一起放在广义会计教育的位置上。
  4.投资教育的发展
  作为应对股市下滑的政策,日本政府于2003年和2004年进行了税制改革,实施了对股票投资的大幅减税。此外,由于证券交易法的修订、手续费自由化等规制,以及互联网证券带来在线交易的普及等,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证券投资的队伍中。日本证券业协会调查表明,互联网交易开户数呈大幅上升趋势,2005年9月累计开户数为790多万户,比一年前增加了200多万户(参照表1)。

  另外,日本金融厅于2004年12月发表了《金融改革计划──金融服务立国的挑战》,其中明确提出调整过去偏重储蓄存款的金融资产结构,加快“从储蓄向投资”的流动,使资产运用手段多样化、效率化,改变银行风险过度集中的结构等方针。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相互持股日趋消解;同时,长期以来的低利率和利益分配的解禁,以及规制缓和为契机,个人投资者在银行、邮局的存款将转移到风险相对高的金融商品上,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的流动呈加速趋势。日本五大证券交易所(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札幌)的调查显示,2004年度个人股东数比上年度增加约138万人,达3539万人,增幅为4.1%。从1996年起连续9年个人股东增长数创历史新高,同时还首次突破了自2001年以来年增长100万人的大关(参照表2)。

  另据面向新兴企业开辟新市场的LASDAQ证券交易所的调查,2004年度个人股东数为249.1万人,同比增长34.1%,净增55.7万人,自1994年开展本调查以来,连续10年呈增加之势,个人股东构成比率达96.7%(参照表3)。在股市行情趋涨的形势下,预计未来个人股东人数还将攀升。

  投资者要顺利地进行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种金融商品交易,避免采取错误的行动,除了要有适当且适时的信息情报公示环境外,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所以,接受正规的投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使会计情报的利用者正确地理解会计情报,在资产运用时掌握投资决策所必须的情报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是会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教给投资者单纯的投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会计教育必须承担起投资教育的一部分任务,并且应以广大普通百姓为对象,而不局限于会计人员和实业家。
  值得欣慰的是“基于证券交易法的有价证券报告书等公示文件的电子公示系统”已于2001年度启动,并从2004年6月起开始强制执行。这样一来,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浏览有价证券申报书、有价证券报告书、季度报告书,以及临时报告书等。这与传统的依靠邮寄方式的纸制媒体报告书相比,投资者容易接近多了,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如何活用到手的会计情报。
  5.少子化的进展
  少子化是关乎日本全社会的问题,不是会计教育特有的问题。但是,伴随少子化的发展导致18岁以下人口的锐减,商业高中的缩减、整合或重组正在各地展开;受少子化的影响,各大学及院系不得不削减招生人数,日本大学已经迎来“寒冬时代”。另外,少子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能力低下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教育界。面对不利的会计教育环境因素,现场会计教育方式决不能不变,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
                                   

作者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