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7年12月 总第24期

建设项目招投标审计的要点和方法

 

一、对招投标前准备工作的审计
  (一)审计建设工程是否按规定招投标
  一是要对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招标项目范围和标准,审查应当招投标的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招标。是否建立、健全招投标的内部控制制度,看其执行是否有效。建设项目应建立适合项目管理需要的内控制度,可以从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材料核算,工程款估算、物资采购领用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明确岗位职责,为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二)审计招标的合法性,一方面建设项目可从立项审批程序是否已履行、是否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复、建设资金是否已到位,征地拆迁工作是否已完成等几个方面入手,检查项目是否符合招标条件。另一方面审计招标人的招标资格。如果招标人不具有相关资格,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
  (三)审计招标程序和方式的选择是否适当
  检查招投标的程序和方式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是否存在因有意违反招投标程序的时间而导致串标风险。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时,是否有三个以上投标人参加投标。
  邀请招标与公开招标相比,限制了投标单位的范围,不利于更多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参与竞争,实现工程造价和质量最优化,因客观原因必须改邀请招标时,要办理审批手续,在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审计招标信息的发布方式是否适应
  检查是否公开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中的信息是否全面。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便于在更大范围内选择符合资质要求、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参与竞争,实现工程造价和质量最优化。

二、对招投标文件及标底文件的审计
  (一)审计招标文件是否完备,是否存在隐患
  1.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全面、准确地表述了招标项目的实际状况,是否表述了招标人的实质性要求。
  2.评标原则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招标的成败,并且直接影响到招标的公平与公正。
  3.评标办法和评分标准是否公正,是否存在对某一投标人有利而对其他投标人不利的条款。
  4.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合同协议条款是否齐全严谨,是否设置了防范措施。
  5.投标价格的计算依据是否科学合理。
  6.质量标准和奖惩约定是否合法且具备可操作性。
  7.招标工期以及奖励办法是否以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速度和降低投资水平为标准。
  8.检查投标保证金(保函)的额度和送达时间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
  9.有关材料采购事项是否实施招投标,公开、公正选择供应商,有无暗箱操作。
  10.检查采取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招标时,其项目描述是否按《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填制。
  (二)审计标底文件是否合理,标底的保密措施及执行情况
  1.审查标底编制是否合法。比如:编制标底的人是否具有相应资质,委托的编制机构是否专业、合法、证件是否真实有效,所编项目与本职专业是否相符,编制原则把握是否准确等。
  2.审查标底编制的准确性。比如:定额套用是否合理,取费程序是否正确,计算方法是否得当,有无漏算、重算、错算。
  3.审查标底编制的机密性。主要检查单位领导对标底编制机密性的重视程序,保密制度是否健全,措施是否有力等。

三、对开标、评标、定标的过程进行审计,维护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一)对开标过程审计
  检查开标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建设单位招标组织工作是否得力,有关方面代表是否齐全;检查委托的招标机构是否合法有效,投标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资质,各种证件是否真实;投标书是否按保密要求存放;投标企业是否按规定要求唱标;标底密封是否完好等内容。
  (二)对评标过程审计
  检查评委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各评委是否按评标办法进行打分;招标组织人员统计工作是否正确;检查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对低于标底的报价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检查对于投标低于标底的标书是否进行了答辩和澄清,以及答辩和澄清的内容是否真实、合理;中标价是否异常接近标底,是否有可能发生泄露标底的情况;检查与中标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悖于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三)对定标过程审计
  检查定标的程序和结果是否符合规定,比如:审查评标组织人员的评标报告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企业排名与评标结果是否一致,对没有任何理由推翻中标结果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总之,对开标、评标、定标过程审计,侧重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防止随意确定中标单位、弄虚作假,人为操纵招标等行为的发生。对不按规定要求招标的,要及时纠正,必要时宣布招标无效,对有关人员依据规定做出处理。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