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这四个声名赫赫的外资会计师事务所无一例外地被暴出“做假”后,似乎验证了现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曾经说的一句话:国际所只能做减法──从八大、六大、五大,再到“四大”。而这“四大”,如今也面临着危机──无论是在美国、日本还是中国,由于职业操守不贞而摔下神坛。
此间的国内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准备──在中国专业化市场中介组织中,首次制定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战略,并启动了行业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立足本国利益,顺应国际趋势,制定发布了包括 48个项目在内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既实现了中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又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树立了典范。与此同时,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力度得到加强。一年多来,
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对 14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深入检查,规范了行业秩序,提升了行业形象。
丑闻不只两三件
“四大”在中国呆得最过瘾,享受的礼遇也最高贵。“四大”的先后落马,无疑给“迷信”到痴狂程度的某些部门当头一棒。当年证监会出台的“ 16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如今看来是被贻笑天下的。
近两年,德勤所经之处,留下一路废墟: 2005年德勤因为主动配合上市造假,为古井贡逃税达 5910万元人民币,而被国家审计署点名。在香港,德勤也卷入多家公司丑闻。创维公司就是在德勤帮助下伪造会计记录而上的市,香港廉政公署和香港会计师公会均表示德勤负有直接责任。
2006年 5月 10日,日本监管部门勒令普华永道( PwC)的日本公司中央青山停止为大型企业客户审计服务两个月。起因在于,其在为化妆品公司嘉娜宝( Kanebo)的审计中存在欺诈行为。嘉娜宝去年 3月份表示,在截至 2004年 3月前的 5年中,其中 4年的盈利将改为亏损,在此期间,公司前经理人员夸大销售收入,隐藏费用支出,多报了大约 2100亿日元的盈利。而普华永道已被逮捕的 3名前员工也承认,在这 5年时间内为嘉娜宝做假账。普华永道在中国也同样遭遇了麻烦,由于在审计时为了图省事,而没有亲自进行“函证”这一道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程序,普华永道未能发现 G外高桥 2亿资金被其公司内部员工挪用。“函证”这一道审计过程中最基本的程序都不能尽责,又谈何“职业操守”呢?
安永在其美国总部发布的不良资产报告也为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该报告称中国目前的银行不良资产达到了 9000亿美元,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参与该报告中国部分写作的北京分公司合伙人罗德曼在没有亲自调研的情况下,引用了瑞银集团对中国不良资产的估计数字,该数字与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相差甚远,由此引发了政府部门的极度不满。尽管安永及时做出道歉并撤回了报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国内,安永不仅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审计师,同时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上,也在为各大投资公司提供尽职调查服务,安永这份报告的用意是希望以发布报告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在更早的 2001年,毕马威就因在锦州港案件中涉嫌财务造假在中国成为被告,引发了社会对“四大”的重新认识。在此案中,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民事赔偿案中首次成为被告;境外机构在此案件中首次成为被告;国际著名的“四大”首次在华成为被告。
一位资深的业内朋友曾经对笔者说,四大的丑闻决不仅仅这两年才有。早在 1996年,曾经的安达信在湖南违规执行审计业务,被处以“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收入,并处以罚款”的处分。这是在国内首次对国际会计公司进行的处罚,但处理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其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由于“国际知名”的头号,并且善于走“高层路线”,这个“第一次”对国际所的处罚显得苍白无力。随后,但凡对国外所的查处,都有些雷声大雨点小。正是中国给予国外所的“最惠”待遇,使得他们在中国有恃无恐,甚至被点一下名,都叫嚣着要讨“公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大”敢于在华频繁违规,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宠爱有加”不无关系。企业造假、会计师做假的成本太低了,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四大”尤其如此!自认为是“特殊公民”,总觉得比国内所“高出一等”,只要权利,不愿接受监督。
拨开云雾见天日让中国注册会计师们最感欣慰的是,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语出惊人:“外国注册会计师进入中国市场首先是市场行为,但不能因此认为政策制定部门‘无所作为’。财政部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指导与支持。”此言一出,到处是“中国 CPA春天真正到来”的欢呼。
“我们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 150亿元蛋糕的市场,而且每年还在以百分之十几至二十的速度递增,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困难并不能阻碍发展,发展必然会逐步消除困难。摩擦期的问题不能逾越,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困难,尽可能地压缩摩擦期的期间。通过发展,解决这些困难和矛盾。”王军如是说。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根据中注协公布的数据,截至 2006年 4月 30日,会计师事务所达到 5639家,注册会计师 6.98万人, 2005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 183亿元。从营业规模分析, 2003年营业收入过亿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实现“零”的突破(仅上海立信长江 1家);2004年达 5家,2005年领头本土所的规模仍在急速扩张。国内最大的上海立信长江 2005年收入约 2亿元,紧随其后的信永中和、中审、岳华、中瑞华恒信 2004年便突破一亿元。然而“四大”中的安永华明 2003年收入约 3.2亿元。
“我们要有自己的、民族的品牌,这是做强的根本。”这是王军每每谈到国内所发展问题时都要强调的。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要把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管理抓好,要想抓好内控就需要有好的带头人,所以就要推出行业的领军人物。这一环扣一环的步骤,一直萦绕在“当局”的脑海中。
王军认为,加快行业人才培养是推进会计职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础,培养领军人才是全面提升行业素质的关键。目前,中注协在全方位加强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会计和注册会计师方向的 MPAcc和 EMBA在职学位教育,加强与国际会计师职业组织的培训合作,开通行业人才境外培训渠道,实施高端人才的考试选拔、定向培训和跟踪培养,推进行业国际化领军人才的培养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精湛会计技术、广阔国际视野的会计和注册会计师领军人才队伍。
做大做强,是各行各业的梦想。而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更是一种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化的社会监督机构,其工作质量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密切相关,人们有更多的理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强化内部治理,以减少因管理和控制不善带来的巨大审计失败风险。内部控制是提高营运效率、保证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维护法规制度的“安全网”和“防火墙”,对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目标已经很清晰──建立一套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及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会计等中介机构咨询服务为支撑、单位自律、社会评价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推动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完善的内控、再严格的法律,也是以道德操守为最后的底线。国外所摔下“神坛”是因为“操守”;国内所走向美好前程更应牢牢把握“操守”。
【小资料】证监会 16号文件
2001年 12月 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该规定自 2002年 1月 1日起施行)。这个文件规定: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上市后在证券市场再筹资时,除聘请国内有资格的事务所进行审计外,还应聘请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补充审计”。目前 16号文已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