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6年11月 总第11期
财务分析的方法
◎ 文/闫华红

  涉及财务管理的考试中,财务分析一般都是重点内容,本文结合实例讲解了财务分析的几种方法,相信对考生在各类财务管理考试复习中会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会计学硕士、管理学博士,自 1992年开始从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工作,自 1997年开始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工作。正保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著名辅导专家。
  财务分析的任务就是发现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财务分析是个认识过程,通常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做出评价而不能改善企业的状况,因而如何解决问题则不属于财务分析的范畴。相应地,财务分析方法也分两类:一类是发现问题的方法;一类是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方法。由于问题都是在相互比较中暴露出来的,所以发现问题的方法统称为比较分析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财务数据的形成都要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从这些因素入手,所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方法统称为因素分析法。

一、发现问题的方法——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公司本期的财务状况同以前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公司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或者把本公司的财务状况与同行业平均或其他公司进行对比,以了解本公司在同行业中所处的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前者为纵向比较,后者为横向比较。在具体比较时主要是通过计算差异额来反映差异的大小,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差异额=分析对象数值-判断标准数值。
  (一)按比较的内容分类
  1. 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总量是指报表项目的总金额,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比较分析,有时也用于同业对比,通过将本公司与同行业的水平进行比较评价公司的相对规模和所处的竞争地位,以进行公司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
   2. 比较结构百分比:指的是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剔除公司与同行业进行比较时由于规模不同等因素所产生的绝对值差额。结构百分比报表主要用于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
  3. 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其内在联系。比率的比较是昀重要的分析。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财务比率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但对它加以说明和解释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不同的财务比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方面的特征,是判断企业好坏优劣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根据正确的数据计算的财务比率才能反映企业的本质特征,这里所说的正确数据,不仅仅要求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正确,还要求计算的范围和口径相一致。有些人只会计算财务比率而不会使用财务比率,使财务比率丧失了应有的作用。
  (二)按对比的标准分类
  1. 与企业预定的目标比较:企业预定的目标包括企业的预算、计划等。用实际情况与企业目标相比较,可以分析企业完成计划或实现目标的情况。利用企业预定目标作为比较对象通常可以用于企业内部考核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2. 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历史数据通常采用前一年或前数年的数据,有时采用企业历史昀优水平的数据。用本年实际数据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可以用于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3. 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通过用实际情况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能够判断企业的优劣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4.与竞争对手实际水平比较。通过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竞争对手的实际水平相比较,能够揭示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及存在的差距,为企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积极改进不足之处、努力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目标。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比较。这是了解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差距时采用的比较方法。对于规模相差较大的企业来说,用这种比较方法,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

二、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方法——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公司的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会计指标的高低,都受若干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
  (一)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因素分析法中昀常用的是连环替代法,采用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即构成综合指标的因素与综合指标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设某综合指标 F受三个因素(A、B、C)影响,假设综合指标与因素指标间存在如下关
  系公式:F=A×B×C。 为了便于分析,首先要选定基数,基数可以是计划数、上期数或者是同行业先进水平,
  假设用“0”表示基数,要分析的实际数用“1”表示,则:基数 F =A0 ×B0 ×C0;实际



  2.因素替代的顺序
  替代因素,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而言,正确确定正确排列因素替代程序的原则是,按照分析对象的性质,从诸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并使分析结果有助于分清责任,按照先主要、后次要的顺序进行替代。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因素分析法在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影响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的影响结果。因为只有保持计算程序上的连环性,才能使各个因素影响数额之和等于分析指标变动的总差异。(假设本例中,A因素昀为重要,其次是 B因素,再次是 C因素)
  则本例替代步骤如下: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上述第 2点,也说明了连环替代法的计算结果不是绝对准确的结果,而是带有假定性的。事实上,绝对准确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这种假定性符合逻辑,不妨碍分析的有效性,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连环替代法的替代步骤:从基数开始,每次只替代一个因素,每一次替代是以上一次替代为基础,一直替代到分析的实际值。需要说明的是,在考试中,通常题目中会提示出替代的顺序。
(二)差额分析法
连环替代法在实际运用中有一种简便、快捷的简化形式,即差额分析法。该法是在计算某个因素的变动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时,该因素采用分析对象数据与判断标准数据之间的差额,排列在该因素前面的各个因素均采用分析对象数据,而排列在该因素后面的各个因素均采用判断标准数据。假定分析对象为实际数,判断标准为基数,为了便于记忆,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个计算公式: A因素变动对 F指标的影响:(A1-A0)×B0×C0B因素变动对 F指标的影响:A 1×(B 1-B0)×C 0C因素变动对 F指标的影响:A 1×B1×(C1-C0)

三、实例分析 例题:F公司经营多种产品,昀近两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摘要如下(单位:万元)

 

  要求: 进行以下计算、分析和判断(提示:为了简化计算和分析,计算各种财务比率时需要的存量指标如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均使用期末数;一年按 360天计算):
  (l)净利润变动分析:该公司本年净利润比上年增加了多少?按顺序计算确定所有者权益变动和权益净利率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数额(金额)。
  (2) 根据杜邦分析原理分层次分析权益净利率变化的原因,包括:计算本年权益净利率变动的百分点,并将该百分点分解为两部分,其中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数按上年权益乘数计算;计算资产净利率变动的百分点,并将该百分点分解为两部分,其中销售净利率变动对资产净利率的影响数按本年资产周转率计算。
  第一章分析:(1) 净利润变动分析
  净利润增加=1200-1000=200(万元)
  因为: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权益净利率
  所有者权益增加影响利润数额=(15000-10000)×10%=500(万元)
  权益净利率下降影响利润数额=15000×(8%-10%)=-300(万元)
  (2) ①权益净利率变动分析
  权益净利率的变动=1200/15000-1000/10000=-2%
  因为: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资产净利率下降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1200/60000-1000/12500)×12500/10000=-7.5% 权益乘数上升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60000/15000-12500/10000)×1200/60000= 5.5%
  ②资产净利率变动因素分析 资产净利率变动=1200/60000-1000/12500=-6% 因为:资产净利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 资产周转率下降对资产净利率的影响=(30000/60000-10000/12500)×1000/10000
  =-3% 销售净利率下降对资产净利率的影响=30000/60000×(1200/30000-1000/10000)=-3%
  (3)资产周转天数分析 总资产周转天数变动=(360×60000)/30000-(360×12500)/10000=720-450=270 (天)
   因为:总资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变动的影响=(360×30000)/30000-(360×5000)/10000=180
(天)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变动的影响=(360×30000)/30000-(360×7500)/10000=90(天)

四、结论
以上我们介绍了两类财务分析的方法,即发现问题的比较分析法和探求问题产生原因的因素分析法,并且介绍了两类方法中包含的各种具体方法。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分析目的灵活地使用这些方法,不能拘泥于形式,应以达到分析目的为要求。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