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既是资金投资,亦是风险投资,但凡投资都具有一定风险性,因此,量化风险水平,测定风险价值,是投资决策分析时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测定投资风险价值的方法有二,姑且称之为“简明方法”与“传统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
首先,简明方法的测算过程虽然简单、明了,但未能反映投资所冒风险的程度,不能揭示投资风险收益与投资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难以对风险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也难以在风险水平不一的方案间择优。显然与设计、应用测定投资风险价值方法的目的大相径庭。
其次,传统方法虽然通过计算标准离差率提供了风险水平指标,但存在如下问题:(1)未能科学界定“预期风险报酬率”与“应得风险报酬率(要求的风险报酬率) ”,以至于一些财务管理教材将应得风险报酬率视作预期风险报酬率。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风险收益率。
(2)预期风险报酬额的计算结果颇存谬误,此皆因计算过程中的对应关系发生错误所致,即将预期风险报酬额匹配于应得风险报酬率,而将期望收益值匹配于应得风险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和。如此匹配,实有移花接木之嫌,溯其根源在于用应得风险报酬率取代预期风险报酬率。
针对简明方法和传统方法的缺陷,作为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应具备以下特点:(1)能揭示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2)能运用“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和择优;(3)应严格区分应得风险报酬率与预期风险报酬率;(4)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经济应用方法,必须兼顾“严谨”与“简明”。
立足上述改进思路,下面从评价方案可行性的角度,举例说明改进后方法的测算。
例:岭南公司准备投资 140万元创办一服装厂,根据市场行情和生产规模,未来收益估计如下表。投资国债的利息率为 8%,服装加工行业风险系数(Y)的经验数据为 0.2。
市场情况 预算年收益 Xi(万元) 概率 Pi
畅销一般滞销 50 30 10 0.2 0.5 0.3
第一步,测算收益期望值 E(Xi )=∑Xi Pi =50×0.2+30×0.5+10×0.3=28(万元)
第二步,测算预期投资收益率收益期望值/计划投资额=28/140=0.2第三步,测算风险水平
标准差系数Vσ=E(Xi)=28 =0.5
第四步,测定风险报酬率
应得(或要求)风险报酬率V风险=Y ·Vσ=0.2× 0.5=0.1
预期风险报酬率=预期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0.2-0.08
=0 .12
第五步,测定风险报酬额应得(或要求)风险报酬额=计划投资额×应得风险报酬率=140×0.1 =14(万元)
预期风险报酬额=计划投资额×预期风险报酬率=140×0.12 =16.8(万元)
根据测算的结果,将预期风险收益率与应得风险收益率进行比较,即可从风险角度评价投资方案,并可获得高于或低于应得风险报酬额之差额的信息,进而确定方案的取舍。例如本例投资服装厂预期风险报酬率 0.12,大于应得风险报酬率 0.1,从风险角度评价,表明冒同样的风险获取了较高的回报,预计多实现 2.8万元的收益,因此方案可行。如要在若干方案中择优,可进一步计算“风险──预期的风险报酬率”系数比。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电大工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