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学习》2006年12月 总第12期
巧用趋势对比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开展企业损益真实性审计
◎ 文/吴岳

  趋势对比分析法,顾名思义是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综合,也就是将时间上或者空间上相互关联的同一或者相关经济事项、会计要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对比分析。审计已经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乃至风险基础审计的过程中,详细的账项审计由于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越来越受到审计工作者的青睐。作为经典的分析性复核方法的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简单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会计基本假设,为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开展趋势对比分析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保证了延续的、数量化的会计信息在不同主体、不同时期的可比性。 损益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收入、费用作为最基础的会计要素,是损益的真实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收入确认是否完整、及时,成本费用归集是否准确,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损益确认的真实性。在近几年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被审计单位,尤其是生产企业,为了使得企业当期经营业绩达到“预期目标”,调节收入、虚转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因此,正确地核实企业各会计期间所发生的成本,并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将各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销售业务及时准确地进行确认计量是损益真实性审计的重点。基于经济学投入产出关系、会计学基本假设和核算原则,笔者将趋势对比分析法运用于企业损益真实性审计过程中,做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对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成果质量的提升很有益处。现将该方法作如下介绍:

一、应用相关财务、审计软件生成财务账簿,获取收入、成本明细账
  了解被审计单位后台数据库类型,通过数据备份、配置 ODBC数据源等方式将企业后台财务数据导出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在相关财务、审计软件中新建账套,将数据导入,生成被审计单位各年度的财务明细账和各类报表。

二、运用趋势对比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可疑会计期间
  通过财务审计软件或者其他通用软件的图表分析功能,做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月份趋势分布图。结合被审计单位整个年度的产品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市场状况、材料价格、产品销售价格等因素,分别对收入、成本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合配比原则和投入产出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收入曲线和成本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关注整个会计期间毛利变动情况。
  我们一般认为企业调节收入和成本有如下动机,审计时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企业存在产生如下相关事项或者问题的动机,应当对会计信息进行重点关注。
  (一)粉饰会计报表,误导投资者,融资(圈钱)。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融资所制定的各种规范都对企业近年经营业绩进行了明确规定,某些不具备条件的公司为募集资金,通过成本调节利润,以“达到”规定的条件。一部分上市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在证券市场中的形象,稳定股价,赢得投资者的青睐,人为调整利润,虚报经营业绩。
  (二)追求或平衡领导任期经营业绩。我国目前对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领导人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企业效益和领导人员任期内的经营业绩,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了企业在其任期内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获取自身政治资本,指使财务人员,通过人为调节收入、成本,来粉饰企业效益和经营业绩。
  (三)调节利润,追求最大化绩效工资。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即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工资相挂钩的管理办法。企业经营者为了应付上述情况,通过调节利润,以丰补欠,获取理想的工资总额。
  (四)逃避国家税收。目前我国仍有部分企业,采取调节收入、成本,调整利润的办法,逃避企业所得税等国家税收。
  (五)其他因素,如虚列成本套取资金、加速折旧使得资产早日处置变现等。

三、核查可疑会计期间,确定引起可疑事项的具体因素
  在对收入曲线、成本曲线进行趋势、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收入、成本异常变动的月份进行重点关注,尤其是成本、收入异常倒挂或者毛利异常升高的月份,分别从影响收入、成本变动的原因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引起曲线异常变动的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影响收入的因素
  销售数量,主要结合被审计单位全年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情况、市场状况等因素对全年的销售情况进行初步估计,尤其是相邻会计期间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产生变动的原因,检查有无“跨期销售”和“超生产能力销售”的问题;
  销售单价,对照企业内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价格执行文件,对企业每个会计期间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查找有无人为擅自违背相关文件的异常销售;
  其他人为因素调整,检查有无在整个会计年度为了虚增或隐瞒利润,而人为调节收入的现象,主要结合上级部门对企业的考核体系,分析有无调节的可能。
  (二)影响成本的因素
  生产经营状况和生产工艺调整情况,主要看有无因工艺变动影响企业投入产出比例,而
  造成单位成本的变化; 材料价格,结合全年原材料市场变动情况,分析有无价格因素导致的成本异常变动; 人工成本,分析有无人工成本变动导致的成本显著变动; 销售数量,同收入因素分析; 其他人为因素,考虑会计中期、期末有无人为调节成本,以最终调节利润的情况,这需
  要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考核制度,具体分析。

四、对上一步骤分析结果进行核查落实,做出结论

  (一)通过第三步分析,若确定存在人为调节收入的情况,则将获取的被审计单位的销售业务数据(可以取自业务部门销售系统的销售记录或者增值税开票系统的业务记录)导入相关审计软件,逐月进行分类汇总与财务系统收入情况进行对比,查找差异,确定真实的收入情况。或者通过关联字段,将业务系统销售记录与财务系统的销售记录建立关联,查找不一致数据记录,逐条分析,查找原因,重新确认收入,形成审计结论。
  (二)通过第三步分析,若确定存在人为调节成本的情况,获取被审计单位成本计算相关业务资料,对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其他间接费用采取合理的方法重新核实计算,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真实的成本数据。核实疑点,形成审计结论。

五、将企业作假数据进行修正后,重新制作收入、成本趋势对比分析图,进行验证
  通过步骤四的重新计算与修正,将企业原有错误数据用修正后的结果替代,采用步骤二的方法重新制作收入成本趋势对比图,重新进行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验证修正后的结果是否符合审计人员判断的正常趋势,确认审计结论。
                                   作者单位: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

 启事:对本刊发表的文章及图片,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欲转载,须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