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近年来国际证书考试热度持续升高,报名人数也是年年攀升,CMA证书一跃成为大家考证的目标。IMA管理会计师协会邀请了许多名校教授进行分享,为考生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授们的分享吧~
胡玉明教授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其实经济增加值也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当中的投资中心,他一个指标叫做剩余收益。那么剩余收益,当时是在美国一些大公司使用,但是没有流行,之所以没有流行,不是因为这个指标有问题,而是因为环境的问题。那么到了这个金融社会的时候,美国有一个咨询公司叫做思腾思特公司,他们积极的推衍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那么这个指标为什么在八十年代以后开始流行了,因为整个经济进入了金融社会,所以他恰当其时。这是我们应该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增加值不是新鲜事物,但是现在很流行。
如果用思腾思特公司的话来说,他们认为21世纪不懂经济增加值就是经济文盲。那么讲到这里实际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利润会退居其二,其实利润和经济增加值很难说有什么优劣,只是环境的适应性。总体而言呢,利润这个指标适用于工业经济社会,而经济增加值比较迎合金融社会。因为在金融社会,资金的来源非常丰富,那么这样就使得经济的经营活动包含两大类,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那这样的导致的成本就包含两大块,一个是生产经营成本,另外一个是资本经营成本。
那么从我们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资本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负债,一类是所有者权益。但是我们大家在计算利润的时候,财务会计只包含了债务的资本成本,就是利息费用。但是权益资本成本,在财务会计的框架内,它是作为利润分配,那么作为利润分配,用中文来解释就是先有利润再分配,那么这意味着它不影响利润,而债务资本成本利息费用,他作为费用,很显然影响利润。
那么这样,我想说什么呢,那就是利润这个指标在补偿成本方面存在的空间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完全补偿,所有的资本来源要素的这个成本。更具体地说,那就是利润只补偿债务资本成本,他没有补偿权益资本成本。那么自然,在金融社会,由于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每一块钱都应该算成本,所以利润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在于它天然的认为股东的钱是免费的,这不符合资本的特征。
而在金融社会特别强调资本,而资本的特征就是逐利,就是追逐利润。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利润这个指标它就有缺陷,那么有缺陷怎么弥补呢?那就产生了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它是企业的经营所得,扣除全部要素的成本。那么全部要素,那就意味着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那么这样他就更能够体现一个企业是不是赚钱,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的成本。当然我一直强调一个指标的应用普遍不普遍,不是我们坐在家里想当然,他一定有环境。比如说我刚才讲了,管理会计的投资中心很早就应用的剩余收益,当时不叫经济增加值。
但是为什么不能够流行起来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是工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利润比较合适,人们对一个比较合适的指标,它一定会沿着他的惯性应用下去。只有到了金融社会的到来,人们才想到每一分钱都是有成本的。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思考怎么应用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不过在我们中国很特殊,中国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国有企业乃至中央企业,它占据整个国民经济很大的份额。
所以中国的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呢,普遍应用主要是2010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他们下发了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暂行条例,这个条例的话能提升了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的这个权重,淡化了利润这个指标的权重,在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即便是国有企业或者是中央企业,它是两个指标并行,但是这个文件呢,强调了增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淡化了利润指标不是取消利润指标,而是淡化就权重下降了。
从2010年开始,这个文件出台后,每年中央企业经营者的考核标准可能会有点变化,但是一直强调经济增加值指标,那么,国有企业在中国,他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在他的示范下,外资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就纷纷的采用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应该说现在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普遍。
点击查看更多教授专访
↓↓↓
南开大学刘志远教授 | 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 | 中山大学刘运国教授 |
复旦大学吕长江教授 | 上海财经大学潘飞教授 | 东北财经大学王满教授 |
兰州财经大学周一虹教授 | 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 | 中央财经大学刘俊勇教授 |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CMA是什么 | CMA考试 | CMA考试科目 | CMA考试难度 |
CMA报名 | CMA报名时间 | CMA报名入口 | CMA报名条件 |
CMA培训 | CMA培训机构 | CMA培训课程 | CMA培训费 |
CMA成绩查询 | CMA认证 | CMA报考条件和要求 | CMA合格分数 |
CMA学习资料 | CMA考试大纲 | CMA考试教材 | CMA试题回忆 |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