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计提资产减值
什么是计提资产减值
在财务会计中,计提资产减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进行评估时,如果发现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确认减值损失,并调整该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的核心在于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Recoverable Amount),即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使用价值两者中的较高者。公式表示为:
可收回金额 = max(公允价值 - 处置费用, 使用价值)
当可收回金额小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差额即为减值损失,需计入损益表。
计提资产减值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计提资产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对其经营决策产生深远影响。企业需要定期评估资产的价值,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使用价值。例如,对于固定资产,可以参考市场价格或采用折现现金流模型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对未来收入、成本和风险因素做出合理预测。
一旦确认了减值损失,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上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在利润表中记录相应的费用。这一步骤遵循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旨在防止资产被高估。
值得注意的是,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后续期间不得转回,除非是某些特定类型的金融资产。
常见问题
如何在不同行业中应用资产减值测试?答:各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例如,制造业可能更多依赖于重置成本法,而高科技行业则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市场比较法或收益法。
计提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健康有何长期影响?答:长期来看,计提资产减值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并处理潜在的风险,避免因资产价值虚高导致的财务困境。
如何平衡谨慎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答:企业在执行资产减值测试时,既要保持谨慎,避免过度乐观的估值,也要考虑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减值损失影响股东信心。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正保会计网校APP焕新改版升级啦!新版APP改版聚焦在“学员体验个性化升级”、“插放器功能优化”以及“资讯功能优化”三大核心功能,立即下载APP。
上一篇:什么叫计提减值?
下一篇:什么叫计提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