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企业发生了经济业务是如何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通过以下学习,祝您轻松上岗!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①是某一日期(时点)的要素;
②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称为静态会计要素;
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④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⑤是会计上的第一等式;
⑥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2.收入-费用=利润
①是某一时期的要素;
②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称为动态会计要素;
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④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⑤是会计上的第二等式。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含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分类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主要以交易目的而持有,或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二)负债
1.含义
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的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考点提示
特别注意“应付债券”(如3年期、5年期的债券大于1年)属于非流动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公司账面的“盈余公积”为3万元(3=1+2),“未分配利润”为4万元(10-1-2-3=4),“留存收益”(留存在企业的收益)为7万元(3+4=7或者10-3=7)。
所有者权益通常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1.含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或形成的。
留存收益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即: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预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在资产减值准则中,会经常使用现值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简单易懂,基础入门,案例应用>>零基础如何入门做会计?
2021年畅学卡实操会员套餐全新升级!拥有以下课程及服务↓↓↓
>1500+门课免费学。
>每年200-300场直播,每天学习提升。
>建筑、房地产、工业、出口退税、互联网、电商、高新、广告等48个行业免费学习!
>实训操作,多行业真账实训,开票报税全真模拟实操,让您在操作中提升技能。
>更有100套各类资料模板,班级群答疑等超值服务。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上一篇:会计小白!必会会计的等式及科目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