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小规模纳税人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纳税申报与核算,是财务人员工作中的重难点。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及关键点,小伙伴们赶快收藏起来备用吧。
1、注意货物及劳务列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分别填写对应的收入,填报列有错会影响税款的属性。
2、如果可以享受小微政策,则直接将普通发票收入填写在第9行以下,1——8行不填写数据。注意代开或者自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入都要填入8行以上,一般填在第1-2行。
3、自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将当期开具专用发票的销售额,按照按照3%和5%的征收率,分别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2栏和第5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的“本期数”相应栏次中。
4、差额纳税人是按照差额后的收入计算是否享受小微政策。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填写关键点
【案例一】小规模纳税人A(原增值税纳税人)。2019年1月份销售建材若干,取得不含税收入8万元,开具普通发票;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一批,取得不含税收入1万元,未开具发票。
业务分析:
纳税人取得不含税收入合计8+1=9万元,未超过10万元的免税标准,免征增值税。
报表填写:
销售建材开具普通发票本应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以下称主表)“货物及劳务”列第1栏、第3栏,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未开具发票本应填写主表“货物及劳务”列第7栏,但因不含税收入合计未超10万元符合免税条件,相应收入应填写主表“货物及劳务”列第9栏“(四)免税销售额”、第10栏“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如为个体纳税人,填写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同时对应的免税额填写主表第17栏“本期免税额”、第18栏“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额”(如为个体纳税人,填写第19栏“未达起征点免税额”)。
【案例二】小规模纳税人C(混营纳税人)。2019年1月份销售建材,取得不含税收入6万元,开具普通发票;提供建筑安装服务,取得不含税收入4万元,开具普通发票。
业务分析:
纳税人取得不含税收入合计6+4=10万元,未超过10万元的免税标准,免征增值税。
报表填写:
销售建材开具普通发票本应填写主表“货物及劳务”列第1栏、第3栏,提供建筑安装服务本应填写主表“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第1栏、第3栏,但因不含税收入合计未超10万元符合免税条件,相应收入应填写主表“货物及劳务”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第9栏“(四)免税销售额”、第10栏“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如为个体纳税人,填写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同时对应的免税额填写主表“货物及劳务”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第17栏“本期免税额”、第18栏“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额”(如为个体纳税人,填写第19栏“未达起征点免税额”)。
【案例三】小规模纳税人E(差额征税)。2019年1月份提供劳务派遣服务,选择差额纳税,取得“含税”收入105万元,其中含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共计94.5万元,按规定开具了普通发票。
业务分析:
根据政策规定,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免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本例中纳税人差额扣除后的“含税”收入为105-94.5=10.5万元,换算不含税收入为10.5/1.05=10万元,符合免税条件,免征增值税。
报表填写:
在填写申报表时应先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以下称附表),再填写主表,具体为:“含税”收入105万元填写附表第13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5%征收率)”,扣除金额94.5万元填写附表第10栏“本期发生额”、第11栏“本期扣除额”、第14栏“本期扣除额”,差额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10万元填写主表“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第9栏“(四)免税销售额”、第10栏“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如为个体纳税人,填写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同时对应的免税额填写主表第17栏“本期免税额”、第18栏“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额”(如为个体纳税人,填写第19栏“未达起征点免税额”)。
以上就是对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及关键点的分析与整理,小伙伴们都get了吗?
相关好课推荐:全税种全流程纳税筹划案例精讲班,通过三大阶段,14门课程,55个实用筹划点,按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土增税等各税种筹划,让你快速搞定税筹,点击了解详情>>
想学习更多财税资讯、财经法规、专家问答、能力测评、免费直播,可以查看正保会计网校会计实务频道,点击进入>>
本文为正保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