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资产负债表中各单个项目应如何分析?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xiemengxue 2020/06/10 14:50:01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得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各项资产类账户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资产负债表

一、现金

现金金额不宜较大,过高的货币资金持有量会浪费企业的投资机会,增加企业的筹资资本、企业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管管理成本。

二、存货

存货项目在资产中所占不宜较大。过多的存货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 它是一项不能给企业直接带来收益的必要投资, 又是一项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准备。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项目, 又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部分。企业的存货量越大, 占用的资金也越多。

在正常的情况下, 存货一般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 通过出售或生产消耗转化为货币资金, 适当的存货保有量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非常必要, 过多或过少的存货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存货”项目金额过大, 说明企业的库存越大, 生产过剩, 销售困难。这样的存货不仅变现能力差, 而且时间越长越不值钱。在一个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环境中, 多数类别的存货贬值的周期越来越短, 过量的存货属风险资产。

存货过多的风险:

首先,一次性大量采购存货商品不仅会增加企业保管、整理费用,还会增加存货损耗、丢失、被盗的危险;

其次,大量存货会占用过多资金,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增加利息,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再次,现代市场经济中,新材料、新产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拥有大量存货不便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

三、应收账款

(1)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 积极的意义表明产品适销对路, 销售顺畅。但是, 市场存在着风险, 企业的应收账款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收不回来而形成坏账损失。所以, 应收账款是典型的风险资产。

(2)应收账款若数额过大, 企业宝贵的资金被占用在结算环节上不能发挥作用。对应收及预付类资产, 不仅要考察其数额大小, 更要分析其时间长短。债权在没有变现之前, 就是风险, 而且时间越长, 风险越大。

(3)在实际业务中, 因收不回货款而被拖垮的企业并不鲜见。 因此, 应收账款的分析重点在于账龄分析。 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长短不一, 有的尚未到期, 有的已超过收款期, 而且超过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为规避风险, 加强资产的变现能力, 企业必须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实行严密的监控, 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 防止发生坏账。

四、固定资产

分析固定资产要掌握“固定资产原价”、 “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三个项目。

这三个指标非常重要。

(1)固定资产原价反映了企业拥有的 固定资产的规模; 

(2)累计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 值损耗; 

(3)固定资产净值则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三个指标相互联系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转移价值和折余价值。

一般来讲, 固定资产的增减将会影响企业的盈利。固定资产不仅可以增加, 也可以转让、闲置或报废, 也就是说, 固定资产中将有一部分因闲置而不能产生效益, 也会因报废减少企业的资产。

至于折旧, 即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出现转让、闲置或报废, 每年也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来冲减固定资产的价值, 从而减少企业的资产规模。必须正确计提折旧, 折旧会影响利润的大小, 多提或少提折旧会歪曲企业的经营成果; 会歪曲企业资产、净资产等财务状况。折旧还会涉及到税务问题, 多提折旧会使利润减少, 从而使所得税减少。

财务报表不会编?财务报表列报不规范?会计差错不会调整?针对编制报表中的一系列问题,网校推出课程2020年全系列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私教班(全年),本课程完全依据实务工作的流程,对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会计差错的调整、日后事项的处理、结合实务账务处理的流程对汇算清缴、合并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一并全面系统讲解,避免学员在学习时不系统不全面。点击报名>>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