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6 苹果版本:8.6.96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来源: 北京税务 编辑:yushaungsw 2020/09/15 14:10:30  字体:

现在职场竞争压力大,我打算读一个在职研究生或者考个专业技术证书,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可是,考试报名费、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心疼自己的钱包啊……

不用担心,继续教育属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我一起了解下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政策和操作流程吧!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热点问答

01子女的继续教育支出可以由父母扣除吗?

答:继续教育的扣除主体以纳税人本人为主。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可以由其父母按子女教育扣除。但对于同一教育事项,不得重复扣除。

02没有证书的兴趣培训费用可扣除吗?

答:目前,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限定学历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上述培训之外的花艺等兴趣培训不在扣除范围内。

03如果在国外进行的学历继续教育,或者是拿到了国外颁发的技能证书,能否享受每月400元或每年3600元的扣除?

答:根据《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支出,以及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可以扣除。由于您在国外接受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国外颁发的技能证书,不符合“中国境内”的规定,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04纳税人参加夜大、函授、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学习,是否可以按照继续教育扣除?

答:纳税人参加夜大、函授、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所读学校为其建立学籍档案的,可以享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扣除。

05纳税人参加了学历(学位)教育,最后没有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是否可以享受继续教育扣除?

答:参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按照实际受教育时间,享受每月400元的扣除。不考察最终是否取得证书,最多扣除48个月。

06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48个月后,换一个专业就读(属于第二次继续教育),还可以继续扣48个月?

答:纳税人48个月后,换一个新的专业学习,可以重新按第二次参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扣除,还可以继续扣48个月。

07如果纳税人在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如何享受继续教育扣除?

答: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可以按照每月400元的标准扣除,全年共计4800元;在同年又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且符合扣除条件的,可按照36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但是,只能同时享受一个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和一个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因此,对同时符合此类情形的纳税人,该年度可叠加享受两个扣除,当年其继续教育共计可扣除8400元(4800+3600)。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操作

1.登陆“个人所得税”APP,点击首页【我要办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点击【继续教育】,进入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2.确认基本信息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3.选择继续教育类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或“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填写继续教育信息。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4.选择申报方式,可以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者“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然后点击提交,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就完成啦~

实用 ▍工作后想在职“充电”?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助您一臂之力

政策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

做账报税是每一个财务人员的看家本领,必备的基本功,没有这项技能简直是对财务工作无从下手。正保会计网校推出新课程—做账报税私教班第七季,涵盖做账、报税、发票、外勤、软件、行业,六大核心技能,助您轻松上岗!点击进入>>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