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刑事法律制度 第一章 刑法 「考点提示」刑法的适用范围 (1)属地管辖权: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2)属人管辖权: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考点提示」追诉时效 1.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追诉期限的计算 ①一般犯罪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②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③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④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中断,从犯后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计算。 「例题」张某于2005年10月1日盗窃王某人民币4000元,王某于2005年10月2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后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张某为逃避侦查而逃匿。该案( )。 A.追诉时效为5年 B.追诉时效为10年 C.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追诉期限从2005年10月2日开始计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追诉时效的延长。按照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本案中张某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为逃避侦查而逃匿,所以本案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考点提示」犯罪构成 1.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①一般客体;②同类客体;③直接客体。 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 必要条件:①危害行为;②危害结果;③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不是所有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仅为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需。因此,称为选择性犯罪构成要件。 3.犯罪主体 ①自然人犯罪主体根据年龄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 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即所谓两罚制。 4.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例题」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罪有( )。 A.强奸 B.抢劫 C.抢夺 D.制造毒品 E.放火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本题选项ABE正确。 「例题」根据规定,单位犯罪主体( )。 A.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B.可以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和 C.主观方面必须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 D.通过直接责任人员加以实施 E.必须限于《刑法》的特别规定 「答案」ACDE 「解析」单位犯罪主体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和,B选项错误。 「考点提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 1、犯罪既遂指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了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 3、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 4、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例题」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只有成立与否问题,而没有既遂未遂问题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对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的理解。在犯罪预备阶段既可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也可能出现犯罪中止。故选项D说法错误,本题选D正确。 「考点提示」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的形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故意犯罪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包括:(1)主犯;(2)从犯;(3)胁从犯;(4)教唆犯。 「考点提示」罪数 凡是基于一个确定或概括的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危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基于数个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数个危害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 「例题」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实质的一罪。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结果加重犯 D.连续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质的一罪的类型。连续犯属于处断的一罪。 「例题」关于牵连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 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牵连犯通常择一重罪定罪处罚,但也有立法规定应当数罪并罚的情况。 「考点提示」刑罚的种类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例题」依照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在劳动中应同工同酬 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答案」D 「解析」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由公安机关执行。 「例题」甲被判处无期徒刑,按照规定,应当一并适用的附加刑是( )。 A.赔偿经济损失 B.罚金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D 「解析」按照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故本题选项D正确。 「考点提示」刑罚的适用 1.累犯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 (2)特别累犯,是指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情况。 2.自首 (1)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2)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3.立功 (1)一般立功主要表现为: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2)重大立功主要表现为: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4.数罪并罚 (1)对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中有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则。 (2)对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均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3)对数罪宣告的刑罚中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即附加刑与主刑采取并科原则。 5.缓刑 (1)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所犯何罪无具体规定)。 (2)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6.减刑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B 「解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题中,王某因为形迹可疑经盘查如实交待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罪行,成立自首。王某揭发他人受贿100余万元的"重大"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上述规定,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例题」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 A.以故意伤害罪处罚,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罚不再执行 B.构成累犯,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并罚 D.撤销缓刑,再将新犯的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答案」D 「答案解析」犯罪分子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了缓刑条件,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所判处的刑罚进行并罚。 「例题」《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假释的撤销。只要行为是在假释考验期间内犯新罪,无论是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还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都应当撤销假释。而对于漏罪则强调发现的时间是在考验期间内。如果是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漏罪,不能再撤销假释,只能考虑对该漏罪依法进行处理。因此选项A项、B项正确。对于犯新罪的原则是"先减后并",即新罪判决的刑罚和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并罚。C项正确。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假释后所经过的考验期,不得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假释考验期不能看成是执行刑罚。因此,D项后半句错误。 「考点提示」涉税犯罪行为 (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2)偷税罪 (3)抗税罪 (4)逃避追缴欠税罪 (5)骗取出口退税罪 (6)其他 「例题」某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销售、不入账的方式,偷税人民币3万元,占该公司应纳税税额的12%,对该行为认定正确的是( )。 A.构成偷税罪 B.构成抗税罪 C.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D.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答案」A 「解析」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构成偷税罪。偷税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例题」某公司在经营期间,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1.5万元,对此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偷税罪 B.构成抗税罪 C.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按照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藏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欠缴税款的数额必须在1万元以上。 「例题」某公司财务主管人员王某在向税务机关缴纳10万元税款后,采取伪造报关单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5万元,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王某构成( )。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偷税罪 C.骗取出口偷税罪和偷税罪 D.逃避追缴欠税罪 「答案」C 「解析」根据规定,对纳税人实施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应当分情况定罪处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上述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偷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对超过部分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