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征文编号:0005 【奋斗的会计人生 闪耀的职业梦想】——考后感想,加一点个人经验
作者:正保会计网校学员 zz926
说起来很不好意思,所以一直在潜水,考中级会计职称前前后后考了7、8年,八年抗战也不过如此。一开始没看书也没上辅导班,完全靠原来在学校的那点老底子,总想着先试试水深,结果新准则在学校里根本没学过,连会计科目都大变样,下场可想而知。后来断断续续考了几年,要么折戟沉沙,要么报了名却因为种种原因没去考,直到08年上了网校的课才开始有了起色。
说起来,网校的老师和课件的确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对学习帮助很大。但从08年至10年,每年过一科,纯粹成了打酱油的,实在是无地自容啊。
今年要过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今天对了答案,经济法大约有55分是有把握到手的,另外有14分左右记不清选项了,应该能涉险过关了,而昨天的财务管理虽然分不高,但应该过关无忧。
综合这几年的学习和考试,做个事后诸葛亮总结了几点,希望对大家有点启示吧:
1、时间安排最重要。
作为在职考生,时间安排其实最为重要。自从在网校上课以来,就从没上完过所报的课件,平时要么忙于工作,要么要带小孩,时间总是不够用(特别我是在为私人打工,一个月休息仅有2天)。大约11、12月份网校的新课程就开班了,总是觉得时间还早,事情又多,结果一拖再拖,经常是到了春节后才发现只有2、3个月了,而这时根本就不可能上完课件了(除非脱产或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总结:考前应作好时间安排,最好像小时候一样列个课程表或进度图,最迟在11、12月份就应该进入学习,这样才能听完课件,并且有足够的做题练习时间。
注:网校的老师讲课相当的棒,对学习(特别是基础不好或像我这样跟新准则脱节的人)帮助很大,听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推荐陈华亭老师的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李玉华、游文丽老师的经济法,郭建华、徐经长老师的会计实务(其他老师的课没听过,应该也是不错的,只是各人的习惯不同。网校的课是可以听多位老师的,开始可以都听一下,选一位自己觉得最适合的)。
2、做题比听课重要。
个人感觉,听课是学习的过程,而做题是巩固的过程。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听课经常觉得大部份都能听懂,但回过头就忘了(特别是我这种大龄考生和在职考生)。因为网校老师讲得都比较透,而且很有条理性和系统性,总是那么一条道走下来,很容易就听懂了,可以回头一想或一做题却发现只有个印象或者有那么一个或几个细节记不清了。而自己做过的题是很难忘记的,特别是反复做错又反复去做去练习的,这样对知识点的掌握就要牢靠多了,而且在考试时如果记不清公式可以将做过的类似题目回忆一下,将练习题的思路或数字导一遍你就会发现豁然开朗了。
总结:多做题,记住,一定要抬起笔来自己做一遍,不要看题心想,这样会错过一些细节。学习网校的模拟题回答方式,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且有了解题的套路,对提高答题速度也是大有裨益的。
注:本来在09年是有希望过关的,但当时就是课没上完,串讲的时候,郭老师着重提了合并报表的抵销,结果突击复习时就只是看了几遍模拟题,没有动手去做,看的时候觉得懂了,上了考场却没了方向,结果50几分功亏一篑。
3、多科考试的时间分配要合理
2010年要过经济法和会计实务,总觉得经济法是三科里最容易的,就一开始的时候看了些,后面大部分精力全用到实务上了,只在考前一天突击复习了下,结果杯具的58分飘过。客观题在三科里占的都是大头,基本都是过半的(45、55、75),而客观题很多时候会出现似是而非的选项,特别是多选和判断,多选题错了、多了、少了都不得分,2分一题啊,判断错了更是要倒扣,这一来单一道题不觉得怎么,累积起来就可观了。所以个人觉得在一年要过多科的情况下,必须分配好时间,交叉复习,不然一科先一科后,先的那一科就会出现感觉还可以,然后一上考场却没了感觉。
总结:最好每一周各科都要有复习时间,长点短点无所谓,但不要断开。
今年的经济法不是太满意,感觉就是因为前期复习经济法,后期复习财务管理。感觉财务管理更难一些,所以精力也更多的投入到其中,到了考试时满脑子还是财务管理的那些内容,经济法的思路就不是很清楚。像综合题居然没注意到给了同期银行利率,运输收入也没反应过来是含税的,各项扣除比例都记得,却忘了捐赠的扣除基数是利润……一出考场,还没拿出书来,脑袋一下就想起这些地方错了,悔之不及。
4、注意题型变化
从近几年的出题类型来看,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实用化越来越强,题目的问题从原来公式化、僵硬的提问向实用化、变通的方向在转变。原来那种很公式化的问题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会变化提问的方式,如同在实际工作中一样,问一些主观的判断,比如可不可行、应该如何做等等。考点还是那个考点,换了个马甲却会让人乍一看花了眼。
总结:考前要看看往年试题和网校的模拟题,适应新的提问方式,对考点的掌握要能举一反三,这样才不会看到好像熟悉的题目却手足无措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看,中级只是要过关的话,需要掌握的考点其实并不是太多,实务和财管有很多是计算性的内容和分录,这个只要多做题,掌握解题的思路,还是容易解决的。但是一个题型、一个内容要掌握就一定要掌握透彻,宁愿这一道题做上十遍八遍记牢,也不要东一点西一点,最后都只记得个大概,混在一起反而糊涂了。经济法李老师一直说他不列汇总,要大家自己动手。我原来也是个伸手党,总想着有人总结好拿过来就用,后来才发现,其实自己总结才是最好的办法。一是自己懂的地方就可以不列或简单带过;二是列的过程实际就是复习的过程,一张汇总表列完基本等于翻了一遍书;三是自己弄的最符合自己的习惯,这样在重点提示、大小、前后衔接上能做到顺心顺意,复习时也能提高效率。(2011年经济法我自己总结了7页(单面),感觉这7页基本涵盖了试卷50%以上的考点(纯客观题有30%左右、综合题全有),如果真正掌握了这7页的内容,再加上其他关联内容和临场发挥,及格不在话下)
5、做模拟题时要控制住时间
考试的时候多数人应该都会觉得时间很紧张(知识掌握很牢靠和打酱油的例外),其实就个人感觉而言,只要基本知识点掌握住,基本上时间应该是够用的(一般完成99%的题目没问题,视个人情况还可能有少许复查的时间)。因此在平时做模拟题或历年试题的时候就要习惯按考试时间去卡,这样在考试时才有好的时间安排,一旦出现不会做或感觉拖时间的题目,赶紧跳过去,先把会做的做了,有时间再回来解决。
总结:考试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有一个分配计划,考试时带块表计时,避免被一些拦路题把时间给浪费掉,最后却没时间做会做的题。
我的习惯是,做客观题时,有把握的就涂个圈,重一点(不照规范涂满),把握不大的就划一条线。所有客观题做完就把有把握的按照规范涂满(这样比一个一个涂要快一些),然后做主观题。当监考老师提醒考试只剩半小时时,不管主观题会不会做,做没做完,先掉头把客观题涂完,不会做的也要蒙(判断就要根据情况来了),把握不大的,以第一感觉为准,多数情况越改越错。
6、考试时要细心
自己有时很粗心,每次考试总有会做、能做的题,因为审题不清、条件没看清等等总要失去几分,今年的经济法仍然如此,好几题一对答案,呀,怎么没注意这一点呢,明明自己知道是这个考点的,结果不该错的错了,不该丢的分丢了。如果最终就差那么一两分,岂不是冤孽啊。
另外每次考完试,总有同学在论坛里说,姓名没写、准考证号没写、答题位置搞错了等等非答题因素却可能造成一年心血付诸流水的事件。今年考经济法的时候同考场有个女生,坐座位居然坐错了,监考老师发现后让她去正确的座位,结果拿东西时一慌张掉了一地,换好座位又站了好一会,监考老师问她干什么,她说心太慌了,怕心脏受不了,要站一会平静一下。不知道她考得如何,但可以肯定,至少前半个至一个小时她的心必然是静不下来的,祝她顺利过关吧。
总结:考试不要心慌,要放开一切,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考试当中去。考试头晚早点睡,考前老师发下试卷和答题卡时先把姓名、准考证号、条形码等信息填好,答题时主观题每题在答题卡上都印好了相对应的题号,特别是客观题,要看清楚是自上而下还是从左到右,对应题号去答。
7、信心
陈老师和李老师一直在强调,要有必胜的信心。考了那么多年才真正觉得这点很重要。一开始,总想着试试水深,看看凭运气能不能过,结果总是杯具。古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诚不欺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没有汗水的浇灌,树上的果实也不会凭空冒出来。只要有付出,成功就在前方不远处。
信心怎么来?当你课程听完,心中已有系统框架时;当你看到上一句,心中就能接上下一句时;当你看到例题,自然而然的就能知道答案时;当你做模拟题,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考试要求稳稳拿到60分以上时。信心,就在你身上。
一开始就打着试试的主意,结果也必然是应得的下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自己都没有信心和决心,哪里可能成功呢?
最后,祝愿自己今年安全过关,也祝愿所有考中级会计职称的同学们心想事成,顺利取得中级会计职称。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