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级会计实务》备考指导: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应进行的抵销处理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2/07/25 11:48:43 字体:

2012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 财务报告

备考指导八、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应进行的抵销处理

合并资产负债表通常涉及以下几类项目的抵销:

  (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1.在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应当全额抵销。

  2.在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应当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享有的份额相抵销。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即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抵销母公司所享有的份额后的余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处理。

  ·在做此笔抵销分录时,应区分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第一种情况:在同一控制下

  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入账,且被投资方的各项资产、负债无需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小结:在同一控制下,不管是全资子公司还是非全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是相等的,不会产生差额。

  第二种情况,在非同一控制下

  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按付出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入账;另一方面,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还应按公允价值调整。故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没有数量上的勾稽关系,抵销时通常会产生差额:借方差额为商誉,贷方差额为营业外收入。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商誉;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负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

  ·属于控股合并的,正负商誉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属于吸收合并的,正负商誉反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小结:在做合并财务报表的题目时,首先应根据题目资料,判断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据以判断后面的抵销处理。

  (二)母子公司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1)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

  对于内部产生的应收账款,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对应的坏账准备也应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分三种情况:

  情况一:应收、应付账款余额与上年相等。

  首先,应将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予以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其次,应将上期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情况二:应收、应付账款余额比上年多。

  【例题·计算题】假定上期期末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无其他内部债权债务。本期期末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20万元,无其他内部债权债务。母、子公司历年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应收款项余额的10%。

  『正确答案』

  本期期末的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120

    贷:应收账款 12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

  母公司个别报表中会补提坏账准备2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2,贷:坏账准备 2),所以还应做如下抵销分录: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情况三:应收、应付账款余额比上年少。

  【例题·计算题】假定上期期末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无其他内部债权债务。本期期末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80万元,无其他内部债权债务。母、子公司历年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应收款项余额的10%。

  『正确答案』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本期期末的抵销分录为:

  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80

    贷:应收账款 8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

  母公司个别报表中会转回坏账准备2万元(借:坏账准备 2,贷:资产减值损失 2),所以还应做如下抵销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

  2.其他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处理

  对于其他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应当比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相关规定处理。比如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的特殊情况:

  若企业持有的集团内部债券是从证券市场上购进的,此时进行抵销,可能出现差额,该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财务费用项目。

  比如债券发行方按面值发行债券后,投资购买方自证券市场上折价或溢价购入该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大于应付债券余额时,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

    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小于应付债券余额时,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财务费用

  如果利息尚未实际收付的话,还应同时抵销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

  (三)内部存货购销的抵销

  1.当期内部购销形成存货时的抵销

  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商品并且在期末形成存货的情况下,应进行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贷:存货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处理

  注意:借方是上年抵销分录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在本年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的差额。然后确定本期还有多少存货没有售出,按照本期期末未售出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贷记"存货"项目,再倒挤营业成本金额。

  (四)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

  固定资产抵销存在三种情况:(1)库存商品→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库存商品。其中,第三种情况很少出现,不需要掌握;

  第二种情况的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或者

  借:固定资产--原价

    贷:营业外支出

  重点掌握第一种情况。下面以第一种情况为例讲解。

  1.初次交易当期的抵销处理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将该固定资产原价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交易当年抵销处理(可比照存货内部交易理解):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其次,购买企业使用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需将当期多提或少提的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或相反分录。

  注意:“累计折旧”抵销时要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下,内部购入固定资产以后期间,其抵销程序为:

  (1)应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即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金额:

  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固定资产——原价”项目。

  (2)将以前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即按照以前会计期间抵销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

  (注意,此分录金额是之前年度确认金额的累计数。)

  (3)将本期由于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使用而多计提的折旧费用予以抵销,并调整本期计提的累计折旧额,即按照本期该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多计提的折旧额: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

  3.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

  注意:分为三种情况:(1)正常处置;(2)超期使用;(3)提前报废。

  【总结】合并资产负债表三个主要业务:

  1.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与坏账准备的抵销:

  ·当年抵销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以后年度注意“相等”、“比上年多”、“比上年少”三种情况。

  2.内部交易存货抵销:

  ·交易当年分为

  (1)“全部未出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2)“全部出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部分出售、部分未出售”--前两种情况的组合

  ·跨年度抵销:

  (1)第二年仍未售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存货

  (2)第二年全部售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3)第二年部分售出部分未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存货

      营业成本

  3.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抵销:

  ·固定资产需要注意固定资产增加当年:2笔分录;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期间的抵销:3笔分录

  ·固定资产处置:掌握正常使用到期、超期使用、提前报废3种情况下的抵销处理。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