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2年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 工资与就业

来源: 编辑: 2012/04/18 12:06:43 字体:

  2012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在即,广大考生也开始了经济师考试复习准备,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我们中华会计网特地为您汇编了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十一章 工资与就业

  1.货币工资又称名义工资,是指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实际工资则是指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它可用来说明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 货币工资水平总是高于实际工资水平。

  2.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1)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2)同工同酬的原则;(3)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

  3.一般认为,较高工资能够吸引较好的员工,这是因为高工资扩大了企业的求职者人才库,从而使得企业在挑选员工时能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较高的工资还使得企业能够选择更有经验,以及独立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都更强的员工,这是因为它可以从大量备选的求职者中“汲取精华”。

  通常情况下,在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工作的员工,其工资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长的速度也要快得多。

  4.工资差别,就是指各类人员的工资再水平上的差异。由于工资水平是可以用不同的时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分类和考察的,因此,工资差别也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概念。

  不同产业部门间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①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②技术经济特点③发展阶段④工会化程度⑤地理位置

  不同职业之间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①不同职业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方面的差别;②不同职业引起的愉快或不愉快程度有差别;③不同职业具备从业能力的难易程度有差别;④不同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安全程度即工作保障和职业稳定程度不同;⑤不同职业要求从业者所承担的责任程度是有差别的。

  三种工资差别的形成:补偿性工资差别、竞争性工资差别、垄断性工资差别。

  垄断性工资收入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非自然性垄断所造成的收入差别;自然性垄断所造成的工资差别。

  不同群体间的工资性报酬的差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职业;工时和工作经验。

  5. 劳动力市场歧视又可以分为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两种类型。

  三种可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来源:个人歧视(雇主、客户、员工);统计性歧视;非竞争性歧视。

  6. 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参加某种能够获得劳动报酬的社会劳动。有三层基本含义:(1)劳动者必须要既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2)劳动者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而不能是家庭劳动;(3)劳动必须能够获得报酬或收入,而不能是公益性或义务性的劳动。

  将一个社会的总人口归纳为三部分人: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

  7. 失业的类型:(1)摩擦性失业;(2)技术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

  (1)因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形成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 原因: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②信息不完善性;③由寻找工作、达成就业协议的时滞引起的(求职者与拥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时间)。

  (2)技术性失业是由于工业的技术变化所引起的,即在生产中采用了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

  (3)结构性失业,在专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衰落部门的失业者与扩展部门的工作要求不相吻合,或现有的职位空缺同失业者在地理位置上失调从而造成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决定结构性失业严重程度的因素:①对劳动力需求转变的快慢;②劳动力供给能否适应需求的变化;③技术替代的灵活性大小;④人们重新学会另一种技术或职业的速度快慢;⑤地理状况的差异。

  (4)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的定期性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原因:(1)一些部门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如农业、旅游业、建筑业、航运业等;(2)一些行业会随季节的不同而遇到购买的高峰和低谷,如服装业、制鞋业、汽车业等,从而影响作为谋生需求的劳动力需求,造成季节性失业。

  (5)经济活动的膨胀和收缩被称为经济周期,而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失业即为周期性失业。所谓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失业。产生周期性失业的基本原因是总量需求不足。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