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2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已崭露头角,预计报考时间:5月-6月(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考试时间:11月3日。现在广大考生也着手准备经济师考试复习了,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2年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我们中华会计网校特地为您汇编了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五节 其他利息的计算
一、信用卡利息的计算
银行卡是指由发卡银行向单位和个人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银行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
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先按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不足支付时,可以透支。
借记卡是指持卡人事先在发卡银行存款,持卡购物、消费要以存款余额为限度的银行卡。不能透支。
发卡银行对借记卡和准贷记卡帐户内的存款按同期档次贷款利率计息,对贷记卡帐户的存款、储值卡内的币值不计付利息。
(一)银行卡备用金存款利息的计算
银行卡备用金属于活期存款,各金融机构对银行卡备用金存款按国家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一般采用积数法计息。
单位卡账户每季末月20日为结息日,个人卡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利息计算方法相同。
(二)信用卡透支利息的计算
银行记账日至发卡银行规定的到期还款日之间为免息还款期。免息期最长60天。贷记卡持卡人非现金交易享受最低还款额待遇。
贷记卡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额方式或超过发卡银行批准的信用额度用卡时,不再享受免息还款期待遇,应当支付未偿还部分自银行记账日起,按规定利率计算的透支利息。
贷记卡支取现金、准贷记卡透支,不享受免息期和最低还款额待遇。
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复利,准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单利,透支利率为日利率万分之五,并根据央行此项利率的调整而调整。
二、国家债券利息的计算
(一)凭证式国库券利息的计算
以1997年二年期凭证式国债为例。
1. 持有到期凭证式国债利息的计算
不收取手续费。二年期凭证式国债年利率8.64%;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年利率9.18%;三种凭证式国债均不计复利,到期后由财政部一次还本付息,逾期不加计利息。公式为:
国债持有到期利息=购买金额*期限*利率
2. 提前兑取凭证式国债利息的计算
提前兑取本息时,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利息,即三种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的一律不付息,同时还要从本金中扣除2‰的手续费;持有时间超过半年的,按以下规定计付利息:二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年利率5.4%计付利息;满一年不满二年的按年利率7.47%计付利息。
(二)贴现国债收益率的计算
贴现国债是按低于面值金额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票面金额兑付,而不另付利息的国债。收益率公式:
贴现国债收益率=(票面金额-购买价格)/购买价格*360/剩余天数
或:贴现国债收益率=(票面金额-购买价格)/(购买价格*剩余天数)
三、租金的计算
(一)租金的构成要素
取决于租赁方式,不同种类的租赁,其租金的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一般的构成要素:租赁物件的概算成本,租赁期间的利息费用,经营租赁项目必须的开支;设备的估计残值。
(二)租金的计算方法
1. 平均分摊法
每期应付租金金额=
2. 年息计算法
每期应付租金金额=
习题:
借款人在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按偿还金额逐笔计收利息的计息方法是(D )
A.定期结息B.积数计息C.复利计息D.利随本清
某银行2007年3月25日向某公司发放贷款5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假定月利率为9‰。该公司在2008年3月25日还款时应付利息为( )
A.54000元B.4500元C.375元D.6000元
利息=还款金额*月数*月利率=500000*12*9‰=54000元
我国金融机构对银行卡备用金存款按( )计付利息。
A.活期存款利率B.定期存款利率C.定活两便存款利率D.通知存款利率
答案:A
贷款利息计算中的定期结息,一般采用( )计息。
A.资产负债表B.计息余额表C.贷款分户账
D.支付结算凭证E.财务状况变动表
答案:BC
票据贴现利息的决定因素是( )
A.贴现率B.贴现费用C.贴现期D.票面金额E.抵押品
答案:ACD
下列关于凭证式国债的正确说法是( )
A.可流通转让B.不能流通转让C.可提前兑取
D.不能提前兑取E收取利息税
答案:BC
银行卡利息计算主要有( )
A.备用金存款计息B.通知存款计息C.专项存款计息
D.保证金存款计息E透支利息计算
答案:ADE
租金的构成要素一般有( )
A.租赁物件的概算成本B.租赁期间的利息费用C.租赁项目开支
D.承租人所需经营资金E.设备的预计残值
答案:ABCE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