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本文为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的备考必看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备考2013年经济师考试!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考试内容: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的效益标准。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
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考试内容:掌握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和适用的领域;熟悉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法以及公共劳务收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虑的成本、效益状况:
1.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此外还有内部成本、效益与外部成本、效益,中间成本、效益与最终成本、效益等。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该方法起源于美国,是对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补充。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对于那些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但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而其产品可以全部或部分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适宜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的区别在于: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收费标准,来达到对"公共劳务"有效地节约地使用,而不是对财政支出备选方案的选择。
公共劳务的定价:免费和低价政策、平价政策、高价政策
1.免费和低价政策
适用于必须从全局和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全国普遍使用,但居民对此尚未完全觉悟的情况,如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
2.平价政策
适用于从全社会的利益来看,无需特别鼓励使用,又无必要特别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如公路、公园、铁路、医疗。
3.高价政策
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
公共劳务收费法只适用于可以买卖的、适于采用定价收费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务部门。
在上述三种较为流行的方法中,尤其是成本-效益分析法更为广泛地被发达国家所采用。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