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通货紧缩的含义与标志

来源: 人事考试教育网 编辑: 2011/11/21 09:20:12 字体:

  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专业辅导资料:通货紧缩的含义与标志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对于前者,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后者,我们还比较陌生。1997年以来,国外一些权威机构和人士不断发出“全球通货紧缩”的警告,并指出今后“威胁全球经济的不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

  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表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在增加,货币在不断地升值。

  由于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不同,通货紧缩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的增幅,致使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出现物价总水平的下降。此种通货紧缩出现时,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广义的通货紧缩除包括货币因素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因素,如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产泡沫破坏,新技术的普及和市场开放度的不断加快等,使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持续下跌。

  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降是否是通货紧缩,一要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变负;二要看这种下降是否持续了一定的时限。在国外,有的认为以一年为界,有的认为以半年为界。

  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我国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并伴随经济衰退;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不断下降;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三是经济全面衰退。以上三种观点,尤其是后面两种说法,只是揭示了通货紧缩的程度与后果,但我们不能倒果为因,把经济是否下滑或衰退作为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存在的标准,更不能把通货紧缩当作经济衰退的唯一原因。

  (二)通货紧缩的标志

  从通货紧缩的含义可以看出,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应当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但由于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有一定时限(一年或半年以上),且通货紧缩还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因此,通货紧缩的标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是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发生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期间,严重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大萧条相伴随。危机期间,美国股市暴跌了85%,消费价格指数下降近25%,农副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45%,企业投资下降85%,工业生产下降47%,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约30%,货币供应量年均递减10%。大批工厂、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居民收入锐减。严重的通货紧缩使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第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物价在低位徘徊,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逐年上升,货币供应量增长缓慢。因此,许多专家认为日本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

  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可能与货币供应量(M2)适度增长并存,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一要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做对比,看二者的增长幅度是否相适应,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就是通货紧缩的标志。二要观察货币供应量层次结构,分析货币供应的流动性(M1/M2)是否在下降。如果货币供应的流动性持续下降,这属于结构性的通货紧缩。三是要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分析货币流量的变化情况。如果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从而引起货币流量逐年萎缩,同样是通货紧缩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通货紧缩虽然不是经济衰退的唯一原因,但是,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通货紧缩使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但由于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势必减少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收人;企业单位被迫压缩生产规模,又会导致员工失业;社会成员收入下降必然影响社会消费。消费减少又会加剧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人们对经济前景看淡,反过来又影响投资;投资消费缩减最终会使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戈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