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成本一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法以及公共劳务收费法。
(一)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发达国家最常用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
在成本一效益分析中,需考虑的成本、效益状况:
1.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此外还有内部成本、效益与外部成本、效益,中间成本、效益与最终成本效益等
优点:对于选择最优支出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缺点: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多面性,技术要求高
(二)最低费用法
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军事、政治、文化、卫生。
该方法起源于美国,是对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的补充。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公共劳务是指政府为了行使职能而进行的各种工作。
对于那些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但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而其产品可以全部或部分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适宜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也就是说,该方法适用于可以买卖的、适于采用定价收费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务部门。
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进而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与前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收费标准,达到对公共劳务的有效使用,而不是对财政支出备选方案的选择。
1、免费和低价政策:适用于必须从全局和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全国普遍使用,但居民对此尚未完全觉悟的情况,如强制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
2.平价政策 :适用于从全社会的利益来看,无需特别鼓励使用,又无必要特别加以限制的公共劳务,如公园、铁路、医疗。
3.高价政策 :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