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人格特质理论

来源: 人事考试教育网 编辑: 2011/08/28 16:06:59 字体:

  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由人事教育教育网汇编整理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人格理论,最早的特质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是由水、土、火和空气四种不变的物质构成的,人的身体也是由这四根构成的: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根,维持生命呼吸的是空气,血液是火根。人的心理特性依赖身体的构造,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所造成的。后来,“四根说”发展成为“四体液说”,该理论把人分为四类:多血质(快乐型)、粘液质(淡漠型)、抑郁质(不快乐型)和胆汁质(易怒型),并以此对个体的人格做出判断。特质理论有两个重要假设:第一,人格特质在时间上相对稳定。例如一个人昨天大发脾气,而今天和颜悦色,那么易怒就不是他的特质,因为这个特质在时间上不稳定;第二,人格特质在空间上相对稳定。例如一个人在公司经常训斥下属,在家经常和妻子吵架,那么易怒就是他的特质。特质流派也承认人们的情绪、态度等会有波动,但是在一个长期的时间和普遍的情境中,还是比较稳定的,可以测量并用于预测人们的行为。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一是枢纽特质(Cardinal traits),也叫基本特质,指那些渗透于人格以致遍及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主要情操和优势倾向,只有少数人有这样的特质;二是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有相当概括力、有一般意义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每个人的核心特质有5-10个;三是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认为,各种特质不是零散的,而是有组织的,他假设有一个人格特质的组织者“统我”的存在,“统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分类学的方法研究人格,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在他看来,特质就是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众多的人格特质合并为35个特质群,并称之为表面特质。之后又进一步分析出了l6种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他总结出的16种人格特质包括:

  (1)乐群性:指个体热情与合群的特质,高分代表温情合群,低分代表孤独冷淡;

  (2)聪慧性:指个体有才华,善思考的特性,高分代表智慧和有才识,低分代表迟钝和学识浅薄;

  (3)稳定性:指个体面对现实时的自我能力,高分代表成熟镇静,低分代表激动、易烦恼;

  (4)支配性:指个体的好强与固执,高分代表好强,低分代表服从;

  (5)兴奋性:指个体轻松和兴奋的特性,高分代表热心与健谈,低分代表审慎和冷静;

  (6)有恒性:指个体有恒和负责的特性,高分代表谨慎固执,低分代表苟且与敷衍;

  (7)敢为性:指个体冒险和少顾虑的特性,高分代表鲁莽,低分代表畏怯;

  (8)敏感性:指个体的娇生惯养和感情用事的特性,高分代表敏感与优柔寡断,低分代表理性沉着;

  (9)怀疑性:指个体的怀疑和固执己见,高分代表多疑善嫉妒,低分代表信赖随和;

  (10)幻想性:指个体的幻想与任性,高分代表豪放,低分代表妥善处理;

  (11)世故性:指个体的机灵与世故,高分代表世故圆滑,低分代表直率朴实;

  (12)忧虑性:指个体的忧虑与抑郁,高分代表焦虑不安,低分代表安详自在;

  (13)实验性:指个体的自由与激进,高分代表敢于批判,低分代表保守与尊重传统;

  (14)独立性:指个体的自立自强,高分代表自负自决,低分代表依赖和随群;

  (15)自律性:指一个人的自律严谨,高分代表克已自律,低分代表不顾大体、矛盾冲突;

  (16)紧张性:指个体的激动与进取,高分代表紧张兴奋,低分代表心平气和。

  卡特尔根据16种根源特质制定的测量量表,即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16PF),该量表对职业咨询、心理健康等有很大帮助。

  (三)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格问题,并从对特质的研究转向对人格维度的分析,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维度。他对人格维度的划分采用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艾森克采用维度而非单个特质来划分人格,他认为:特质并非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分出维度更能准确描述。先前特质水平上的研究可重复性差,采用2个维度所区分出的4个类型所作的实验和测试大多数都可以得到较好的重复结果。有趣的是,艾森克的理论和古希腊的4种气质类型相吻合(图1-1)。虽然艾森克的研究意图并不是求得与气质类型说保持一致,但是这种不同理论取得近似结果的现象,可以使这两种无论是时代,还是方法上都大相径庭的理论相互提供支持。

  特质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此外,特质论提供了对个体当前人格的精确描述,并且这种描述和我们的日常习惯非常接近。特质论的缺点在于它有点类似于“贴标签”,没有深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此外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特质论的主要假设,即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

  “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

  “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是特质理论的最新发展,其中前者认为人格维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而后者则把人格看成是具有文化特异性的东西。

  (一)“大五”人格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用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质时仅有五个基本维度。这五个维度是非常宽泛的,因为在每一个维度中都包含很多特质,这些特质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但又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格的这五个维度现在被称为“五因素模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五”人格理论。

  这五个因素列于表1-1中,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是两极的——与维度名称意义相似的项目描述的是较高的一极,而意义相反的项目描述的是较低的一极。

  (二)“大七”人格理论

  随着文化在心理学领域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华人心理学家对源于西方的“大五”人格理论提出了挑战。王登峰和崔红等人通过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理论,这七个因素为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智慧、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表1-2列出了“大七”人格理论的七个维度及其含义。“大七”人格理论和“大五”人格理论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人格特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价值

  人格特质在组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领导的研究上。由于领导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非同一般,而特质又比较容易总结,所以早期的心理学家在看待领导问题的时候从特质论入手。

  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比如吉伯认为,要想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具备以下特质:身强力壮;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调试能力;自信。与吉伯的思路相似,斯道格迪尔则进一步扩大了特质的范围,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下列特质:对所完成的工作有责任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热情并能持之以恒;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自信;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忍受挫折等。随着人们对领导特质的深入研究,心理学家认识到这种思路的局限性,哈恩特在总结这一方面的研究时指出,决定一个人可以成为卓越领导的特质少得可怜。伯恩斯提出的改变型领导者,是这一理论的最新发展,豪斯把改变型领导者称为有魅力的领学者,这种领导能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改变下属的行为,像为印度独立做出贡献的甘地等。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

  (1)魅力:是指那些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的特征;

  (2)激发动机:领导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级的激情和对预期目标的理解;

  (3)智力激发:领导激励下属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4)个人化的考虑:领导者能给下属提供学习的机会。

  可惜的是,魅力型领导者理论只能解释小部分领导者的行为特征,而这些人只有在社会发生变革或危机的时候才能出现,在社会稳定的时候以及对大多数领导者而言并非如此。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戈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