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第一节公司融资概述
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式,把公司的融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按照融资过程中金融中介所起作用的不同,把公司的融资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按照融资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所形成的不同的产权关系,把公司的融资方式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
按照融资期限的不同,把公司的融资方式分为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
例4-1(2010年3月多选题)股权融资包括( )。
A.配股B.增发新股
C.股利分配中的送红股D.股利分配中的现金分红
参考答案:ABC
一、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来源于公司内部的融资,即公司将自己的储蓄(未分配利润和折旧等)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方式。
外部融资是来源于公司外部的融资,即公司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融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也属于外部融资的范围。
(一)内部融资的特点
1.自主性。内部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
2.有限性。内部融资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融资规模受到较大限制。
3.低成本性。内部融资不需要直接向外部支付相关的资金使用费,同时也省却了发行股票和债券所花费的高昂的筹资费用。内部融资的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而不表现为直接的财务成本。
4.低风险性。内部融资的低风险性,一方面与其低成本性有关,另一方面是它不存在支付危机,因而不会出现由支付危机引起的财务风险。
(二)外部融资的特点
1.高效率。外部融资在规模和时间上不受单个上市公司自身积累能力的限制,能够迅速地、大规模地实现资本集中,其效率远远超过内部融资。
2.高成本。外部融资依其产权关系,可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于债务融资,上市公司除需要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外,还要支付各种各样的融资费用,成本较高;对于股权融资,由于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比债权人要求的回报更高,同时,发行股票也需要支付高昂的发行费用。
3.高风险性。对于债务融资而言,外部融资会引起上市公司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的财务风险;对于股权融资而言,证券市场上的股价下跌会引发“恶意收购”的风险。
二、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公司以出让股份的方式向股东筹集资金,包括配股、增发新股以及股利分配中的送红股(属于内部融资的范畴)。债务融资则是公司以发行债券、银行借贷方式向债权人筹集资金。
(一)股权融资的特点
1.公司财务风险小。
2.融资成本较高。首先,前面已讨论过,由于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比债权人要求的回报更高;其次,由于股东的红利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使得股权融资不具备冲减税基的作用;最后,股权融资也不利于企业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因此,股权融资的成本一般高于债务融资的成本。
3.股权融资可能引起企业控制权变动。
(二)债务融资的特点
1.公司财务风险较大。
2.融资成本较低。债务融资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当然,这要以上市公司的资产利润率超过债务融资成本为条件。同时,利息的支付具有冲减税基的作用。因此,债务融资成本一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
3.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务融资一般不会产生对企业的控制权问题。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相互之间直接进行协商或者在金融市场上由前者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从而资金盈余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资金短缺者的资金融通活动。股票融资、公司债券融资、国债融资等都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者通过存款等形式,将资金首先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然后由这些金融机构再以贷款、贴现等形式将资金提供给资金短缺者使用的资金融通活动。间接融资主要指银行性融资。
(一)直接融资的特点
1.直接性,即资金盈余方和短缺方不经过金融中介,而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达成协议,融通资金。
2.流动性强,即直接融资可随时到金融市场上转让变现。
(二)间接融资的特点
与直接融资恰恰相反,间接融资的特点是间接性、流动性差。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数量比例关系是运用最多、最广泛的融资结构表现形式。当直接融资比例大于间接融资时,我们称其融资结构以直接融资为主;反之,则以间接融资为主。
例4-4(2010年3月多选题)直接融资包括的内容有( )。
A.银行信贷
B.股票融资
C.公司债务融资
D.贴现
参考答案:BC
四、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
融资按其期限长短可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长期融资是指所融资金能为企业长期占用。所有者权益类的项目主要是长期融资。对于企业负债,一般规定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为长期负债。短期融资是指企业对资金的可占用期在1年内的资金筹措,如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短期应付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等。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