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台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过调查研究,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搞好宣传,增强政策透明度
必须利用各种形式搞好宣传,大造舆论,增强政策透明度。可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或开办专题节目进行宣传;在大商场、大市场、大广场和公铁车站等场所利用广播或宣传车等进行宣传;通过设立公开栏、公示板和印发宣传材料在城乡散发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广泛了解政策,准确掌握政策,充分运用政策,从而增强落实的自觉性。
压费保税,突出解决负担过重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民营企业整体上税费负担比较重,必须清理收费、压费保税。一是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查国家和省批准的收费项目执行情况,看是否有扩大范围、增加收费频次、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提高标准的行为;查国家和省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看是否已落实。二是开展收费专项检查。对卫生、环保、城建、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收费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搞好工商和集贸市场收费的专项检查。三是编制收费管理目录。依据财政部会同国家计委发布的《2001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和省的目录,编制准确、完整、合法、权威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并打印成册,发给每一个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执收单位及相关监督部门。四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继续落实好收费工作的“二证一卡”(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五是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撤并一批职能雷同和只收费不服务的事业单位,并开展综合改革执法试点,改变一些行政执法部门“靠收费养人,养一批人去收费”的状况。六是统一征收标准,规范征收行为。编制“税收、费用征收标准目录”;公开听证,确定合理的税费负担,使税费收缴公开透明,防止征收上的随意性和税费负担上的畸轻畸重,达到保税压费的目的。
改善环境,切实解决“乱罚”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一些执收执罚单位收入中,罚款占相当的比重,有的以罚代收,往往是收费有标准,罚款无限量,群众意见很大。要坚决纠正野蛮执法、随意处罚问题。一是要对罚没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取消一批不合乎规定的罚没项目,降低罚没标准。二是要对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收执罚单位进行进一步的审查,依法取缔一部分单位的执收、执罚资格,解决执罚机构过多过滥的问题。各执罚部门都要结合实际,制定出规范的执法措施和办法。提倡各执罚部门公开承诺“按最低线收费,决不乱罚款”。三是要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四是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避免罚没收入与执罚单位支出挂勾的现象。
转变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彻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清理弄清国家、省、市行政审批事项有多少,哪些应保留,哪些应取消。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经济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坚决予以取消;凡是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在清理过程中,要防止弄虚作假、减瘦不减肥,把对本部门有利的审批事项留下来。二是规范行政审批。要依法明确界定行政审批权设立的范围、权限和程序,明确哪些项目是审批,哪些是核准,哪些是备案,由谁审批、核准、备案。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操作,简化程序,明确责任,并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窗口服务制和社会服务承诺制。可以在审批大厅“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在未建审批大厅的情况下,可以实行互联审批流程图控制的办法,改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变单个作业为流水作业,变暗箱操作为公开办事。
强化监督,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创优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程的关键环节是监督要到位。一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要发挥民营经济领导小组高层次的监督作用,每年对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开展一、两次联合检查,物价、财政、法制、监察等牵头部门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设立举报箱、领导定期向民营企业联系户听取意见等办法,及时了解情况,解决症结问题。要把党委的纪律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完善有力的监督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应明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应负的责任,对只审批不监督或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利用审批权以权谋私的,要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应对执法过程中由于有法不依、野蛮执法而导致的行政执法错案追究责任。三是加强案件查处和惩治力度。重点查处有关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政策规定不落实的问题;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滥用职权的问题;行政执法部门利用职权乱收、乱罚、“吃拿卡要”的问题等。对案件查处态度要坚决,有代表性的案例要公开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曝光,以此推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顺利实施。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