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一五”财政支农工作成绩显著
“十一五”时期,面对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严峻挑战,广西财政支农工作仍取得了辉煌成绩。
一是支农投入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全区各级财政支农投入达到764.12亿元(仅指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13农林水事务小口径统计),年均增长37.3%,比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高出21.3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0亿元,比2005年增长80.2%;增加值达1590亿元,比2005年增长74.2%;农业经济总量实现了两个突破: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农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农业农村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4543元,比2005年的2490元增加2053元,年均增长12.78%,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增长时期之一。
三是粮食生产安全有效保障。“十一五”期间,全区各级财政安排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244亿元,比“十五”期间的28亿元增长8.7倍。通过完善良种良法和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四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通过整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共15.77亿元,强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全区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21家和13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11家,超1亿元的有129家,皇氏乳业已于2010年年初成功上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219个,蔗糖、桑蚕、木薯、速丰林、奶水牛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加强。“十一五”期间,广西各级财政筹措资金109亿元,先后实施了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兴边富民、农村安全饮水大会战;筹措资金91.18亿元,实施以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农村能源等为重点的林业六大生态工程建设;筹措资金178.2亿元,累计建成各类水利、水电工程65.2万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00多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522.14千公顷,解决了88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筹措资金78.53亿元,着力实施整村推进和以县为单位扶贫连片开发工程。目前广西基本实现全区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乡村通电率均达100%。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广西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移民搬迁和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并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上一篇: 四川青白江区龙王镇采取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
下一篇: 广西财政用于民生投入大幅增加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