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苏旗扎实推进两转双赢稳步发展畜牧业
一是坚持不懈的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认真落实好“减畜、增绿、转人、增收”措施,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与养殖大户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筛选100户草畜平衡示范户,严格兑现草畜平衡有关奖惩制度,逐步实施大区季节性轮牧制度,确保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控制在120万头(只)左右。继续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二是坚定不移的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按照“东牛、西羊、南草、北移”的区域布局,巩固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基地、苏尼特商品羊生产基地、天然打草场和高产饲草料基地。继续采取“放牧+补饲”的模式,奖惩并举,加快冬羔育肥出栏工作,2011年力争出栏10万只左右,5年内达到40万只羔羊提前出栏规模,完成黄牛改良6000头,良改比重达到90%以上,受胎率和繁成率均达到98%以上。切实抓好布病、五号病、羊痘等疫病防控,确保牲畜疫病免疫密度100%.年内推进现代化养殖科技示范园区工程建设,基本建设初具规模,首批羊入园达到2万只,抓好100万亩打草场建设,提高青贮饲草的利用率。
三是全力以赴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总结去年新牧区试点建设经验,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林水、科技等2000万元涉农涉牧资金,整体推进1-2个嘎查新牧区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国家水、电、路、气、房、讯等项目和优美环境“六进农(牧)家”工程,解决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通电、通路和信息网络等问题,实施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风光互补洁净能源等重点工程,把2011年作为“布病防治活动年”,强化布病监测与防治工作,对患布病农牧民进行集中免费治疗,对患布病牲畜淘汰处理并予以补贴,全部拔除畜间布病疫点。
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在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把非农非牧收入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面,增加转移性工资收入。把2011年作为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发挥作用年”,进一步规范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成立专门机构,采取帮扶、加强合作等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发挥作用,逐步提高农牧民的产业化收入。突出抓好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措施让更多的农村牧区人口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不断提高非农非牧收入水平。认真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完善草牧场承包经营制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上一篇: 四川万源市财政局强化措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下一篇: 四川宜宾市三项措施做好融资平台清理工作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