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深入开展“三资”清理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管理,巩固“三农”工作成效,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大余县成立由纪委、农粮局、财政局、“三送”办、信访等部门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清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业实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整个清产核资工作从2012年5月20日开始,持续至2012年8月10日结束,分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完成,主要完成六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全面清查核实家底。按照“全面覆盖、客观真实、过程透明、结果公开”的原则,以会计账面价值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全面清查核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重点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
二、明晰产权界定归属。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考虑“三资”形成过程,从有利于管理的实际出发,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实事求是地进行“三资”所有权界定。逐步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管理。
三、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加以解决。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三资”经营制度,重点解决人情发包、私下发包、低价发包等暗箱操作行为;健全民主理财制度,重点解决公款私存、白条入账、不当开支等问题;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解决挪用集体资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私设“账外账”等问题,等等。
四、建立“三资”管理台账。重点建立以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簿为主的“三资”账簿。
五、实现信息化系统监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县级组织协调、乡镇和村委会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建立市、县、乡镇、村(居)上下联通的信息化监管体系,构建融合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合同管理、流程管理、报表分析、预警提醒、网络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运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实时监管。
六、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财务收支、预算决算等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的使用、收益、分配等管理;加强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等制度建设,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资源承包、出让和开发利用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公开协商、公开竞价、招标投标等制度,确保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为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工作目标,要求县和乡镇纪委、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信访、“三送”办等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强配合、协调,积极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遇到政策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有关重大紧急事项,及时请示报告;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访,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及时处理。
下一篇: 广东阳山县财政局九措施推动廉政文化进财政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