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3.10.25)

2013-10-25 10:53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程序(财务管理)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工作具体包括收集整理管理绩效评价资料、聘请咨询专家、召开专家评议会、形成定性评价结论等内容。

(1)收集整理管理绩效评价资料。为了深入了解被评价企业的管理绩效状况,应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充分收集并认真整理管理绩效评价的有关资料。

(2)聘请咨询专家。根据所评价企业的行业情况,聘请不少于7名的管理绩效评价咨询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并将被评价企业的有关资料提前送达咨询专家。

(3)召开专家评议会。组织咨询专家对企业的管理绩效指标进行评议打分。

(4)形成定性评价结论。汇总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得分,形成定性评价结论。

【疑难问题解答】

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如何核算?(中级会计实务)

解答:(1)捐赠收入核算的原则

捐赠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

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收入应当按照是否存在限定区分为非限定性收入和限定性收入,进行明细核算。如果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时间限制或者(和)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收入为限定性收入;除此之外的其他所有收入,为非限定性收入。

②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在满足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时确认捐赠收入。对于捐赠承诺和劳务捐赠,不予以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2)捐赠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①接受的捐赠

借: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非限定性收入

对于接受的附条件捐赠,如果存在需要偿还全部或部分捐赠资产或者相应金额的现时义务时(比如因无法满足捐赠所附条件而必须将部分捐赠款退还给捐赠人时),按照需要偿还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②如果限定性捐赠收入的限制在确认收入的当期得以解除,应当将其转为非限定性捐赠收入。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③期末,将本科目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贷:限定性净资产

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比照一般企业的“本年利润”科目进行理解。)

期末结转后,捐赠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易错易混辨析】

如何理解和区分保证人的保证方式中的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方式?(经济法)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方式;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例如:甲、乙签订买卖合同,合同价款为100万元,甲先提供货物,货物验收入库以后乙支付货款。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甲要求乙提供保证,乙找到丙,保证人丙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并与甲签订了一般保证合同,但是债务到期,乙仍然不能支付货款,这种情况下,如果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应当首先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主合同纠纷经审判或者仲裁后,依法强制执行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只有强制执行不足的部分,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取决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是否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如果案例中约定的是连带保证责任,那么当乙到期无法支付货款的时候,债权人甲既可以找债务人要求其偿还,也可以找保证人丙,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这种情况下,保证人丙不能拒绝,因为在连带保证中,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因此,连带保证的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取决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是否对其提出要求,与债权人是否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无关。

【历年考题剖析】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将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费用。( )(中级会计实务-判断题-2012年)

答案:错

解析:不影响所得税费用,影响的是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商誉/营业外收入

借:商誉/营业外收入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如果初始投资时形成的是正商誉,也就是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投资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确认递延所得税时对应科目是商誉;如果形成的是负商誉,则对应科目是营业外收入。

【备考提示】

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程序(财务管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工作具体包括提取评价基础数据、基础数据调整、评价计分、形成评价结果等内容。

(1)提取评价基础数据。以经社会中介机构或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并经评价组织机构核实确认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为基础提取评价基础数据。

(2)基础数据调整。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对评价基础数据进行调整。

(3)评价计分。根据调整后的评价基础数据,对照相关年度的行业评价标准值,利用绩效评价软件或手工评价计分。

(4)形成评价结果。对任期财务绩效评价需要计算任期内平均财务绩效评价分数,并计算绩效改进度;对年度财务绩效评价除计算年度绩效改进度外,需要对定量评价得分深入分析,诊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财务决算批复中提示有关问题,同时进行所监管企业的分类排序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评价结果。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