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荠菜鲜
还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荠菜带着泥土的芳香,茁壮地钻出了地面,一丛丛,遍布于路边、野地、麦田,枯黄中略带青色,春风春雨中,伸展着它那柔软的、碧绿的身体,开出了一簇簇白白嫩嫩的小花,像珍珠一样镶嵌在原野上,散发出独特的芳香,增添了春天的美景,给初春的大地带来了灵性。
荠菜是开春一鲜,以其清新鲜美,爽口味美,自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我不知道这样的美味为何会沦落山野,成为野菜一族。古人对于荠菜,是推崇备至的。《诗经》里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尔雅》说“荠菜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荠菜叶嫩根肥,鲜润香口,营养丰富,是野菜中的极品。《玉壶诗话》里有段对话,宋太宗问大臣苏易简:“食何品何物最珍?”苏易简回答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止知荠汁为美。”这就把荠菜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研究表明,荠菜含有谷氨酸,亦即味精的成分,因而味道鲜美。并且其医疗、食疗作用也很大,古代名医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尿,止血明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荠菜,明目,益胃”。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利尿、明目、解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含有荠菜酸、配糖体等有效医疗成分。其煎剂有兴奋神经、促进呼吸、降低血压和缩短动物体内凝血时间的作用。
荠菜有一个名字叫“护生草”,之所以得名,是它有济世护生之道。野菜作为天赐的救荒食品,曾经是饥饿和苦难的象征,在物质贫乏的岁月,每逢春天青黄不接之时,穷苦百姓,忙奔四野采挖野菜,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于今的荠菜已变成人们换口味,尝时鲜的佳品了。《明皇杂录》记载太监高力士途经巫州,看到满山遍野的荠菜时,联想到在长安春天吃荠菜馄饨,叹道:“西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说明此菜贫富皆吃,不仅是普通百姓的桌上佳蔬,也是皇家贵族的美食。唐代的“春盘”,宋代的“春饼”主要成分就是荠菜,“春日春盘细生菜”、“盘装荠菜迎春饼”,表明了荠菜在古人眼里的身份。
荠菜的吃法很多,荤素皆宜,既可生食、炒吃,亦可烧汤、作馅,随心随性,充满野趣。早春连根带叶挖来洗净,嫩叶清香甘甜,蘸甜酱生食清淡而又甜嫩,相当鲜美。若切成细段,撒上精盐腌制,浇上麻油,既爽口又开胃。用荠菜做馅包出的饺子,鲜美之外,别有一股清新的香味,让人百吃不厌。用荠菜叶做鸡蛋汤,味道鲜美滑润,饮时别有一番风味。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不知多少脍炙人口的吟咏荠菜的诗篇。白居易《春风》诗:“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春天不只是桃花杏花梅花的季节,也是为小花小草而来,把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相提并论。陆游对荠菜更是情有独钟,他写道:“今日食荠极美,虽小甘于五味,有味外之美。”并写诗称赞:“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等等,将荠菜与鲈鱼比美,说用它掺肉做菜肴香气满屋,下酒使人一醉方休。苏轼善制荠菜粥,经常“时绕麦田求野荠”,并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足见荠菜粥的风味有多美了。据说其烹调的方法是将上等白米洗净加适量水煮至八成熟,然后下洗净的荠菜,再加一点点盐,再将粥熬熟。郑板桥更有诗说:“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
荠菜是天赐的佳肴,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心灵的慰籍。吃荠菜是一种享受,采摘荠菜更是一种乐趣。春光明媚,春风轻抚,田野里荠麦青青,走进大自然,融进春光,采一掬荠菜,让童年的梦再一次绚烂,让心灵在采摘中飞翔。这是不是古人不引荠菜入园的真正目的所在呢?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