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老孟
孟班长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头发微卷,皮肤略黑,笑起来眼晴形成一条缝,牙齿朝夕刷从未见白过。每次说话鼻音很重,时不时家乡话与普通话掺拌在一起,不认真听,很难领会。班长爱抽烟,还未靠近,就能闻到一股烟味旋转过来,令你措手不及、躲闪不及。
我见过孟班长的爱人三次。她每次来总会带一些家乡土特产,硬是热情得向战友们手里塞。班长爱人与班长相般配,只是略胖一些,也是山西晋城人。“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每次提起他爱人,班长总是挺激动的,说她在家里是撑起一片天的,从来没让他牵挂家里任何事情,从班长的语气和神态中,可以看出班长对她是充满爱意的。班长的女儿天真活泼可爱,第一次见这个小姑娘的时候,把我们新战友给惊呆了,简直就是他的翻版,老班长总是乐哈哈的说:这叫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朵得花。
我到营部时,孟班长当兵已是第八个年头了,老兵们平时都喊他老孟。营部的干部战士少,伙食标准也不是很高,但是孟班长总是想方设法给我们开小灶。尤其是有战友的亲朋好友来部队时,他总会像变戏法一样,瞬间做出几道菜来,令战友们尊敬和称赞。我记忆最深的是孟班长的刀削面了,那情景历历在目,不由想起“吃刀削面是饱口福,看刀削面是饱眼福”的话来。
在部队上,因为平时的主食都是馒头和米饭,周末的时才吃面条,我们总是缠着孟班长做刀削面吃。看孟班长削面,就如同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削之前,他把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人站锅前1米多远,左手托面,右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锅里的热气萦绕,班长的神情专注,起刀落面片飞。只见灵活手腕,力量均衡,嚓、嚓、嚓,一刀赶一刀手,飞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落水中,真是“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转眼之时间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如银鱼戏水,煞是好看。孟班长讲,山西地属黄土高坡,由于天气寒冷,因此当地人流行以食用热腾腾的面食,刀削面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刀削而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家庭主妇们托起揉好的面团,站好优美的姿势,飞刀之下面条如流星落地,鱼跳龙门,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山西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深受人们喜爱。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孟班长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做的真是一绝,有时切一些黄瓜丝、韭菜花、青蒜末等,有时切长条的葱花、辣椒片等,有时切点萝卜条,雪里红等。吃的时候,选上自己爱吃的小菜,滴上点老陈醋,点缀一些香菜,放上一点酱,然后用筷子轻轻一搅一拉一松一送,碗中热气腾腾,小小的餐厅里没有说话的,全是吃面条的声音。吃过后,浑身冒汗顿觉惬意舒坦,尽管是吃饱了,但是还想再吃一小碗。
孟班长对对面真是情深意切,很少见过他吃米饭。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比如过生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心火烧”,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后来,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调离了以前的部队,与孟班长挥手告别。从此后,再也没见到孟班长,虽然出差回过山西,也吃过几次刀削面,但最难忘的还是班长做的。再后来,听部队的战友说,孟班长已经转业回老家了。想一想,这已经是十几前的事情了。孟班长,现在在老家做什么呢,你一切还好吗?嫂子好吗?女儿长大了吧,是不是已经参加工作了呢?
孟班长,何时再回山西,再次握手畅谈军旅往事,再次领略你亲手做的刀削面!再次品尝你那回味无穷的刀削面!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