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姓过日子
天天去超市,听得人们纷纷议论价格,感慨颇多。我一般买菜是不大看价格,只要是想吃的、新鲜就好。可如今居高不下的菜价,除了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有不少异议。芹菜每斤1.48元,土豆每斤1.98元,包装甘蓝老字号的青食钙奶饼干原价2.40元,现价2.80元,涨价买的人少了,今日特价,买三送一,实际上又回到原价。三鲜伊面在方便面的一片涨价声中,许久不见,今日得见,买了几包,但涨了30%以上。再说大肉,由原来按市斤买,看现在价格,只好每次买5块钱的。
有人说今年物价涨了20%多。五年前为了经济数据好看,ZF卖地,开发商炖地,有钱人炒房,ZF视而不见。短期对百姓没有多大干扰,物价没有上涨,最多大家喊喊买不起房子,房租也不贵,物价也不高,大家生活品质没有多大变化。五年后的今天,房子涨到这份上导致房,租涨了,然后米、油、菜涨了。一个涨了带着另一个涨,另一个带着另另一个涨。
晚餐时间一到,对面马路向阳东路一家清真牛肉面馆内人声鼎沸,生意虽然不错,但老板心中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前阵子面粉才刚确定调涨,没想到房东又来告诉讲,屋租要从原本的每月3000调涨4000元。眼见赚进来的钱越来越薄,可是老板却不敢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为涨了怕客人跑掉,不涨又实在吃不消,老板娘除了叹气,还是叹气。最近,针对百姓对于饮食、油价、房价、日用品等五大项目价格涨幅所进行的网民意向调查显示,油价涨幅让百姓感受最强烈,占37.1%,接下来便是房价,认为房价涨最多者占24.5%。此外,选择百姓日用品涨幅最高者则有20.7%,认为饮食涨幅最大者则有16.5%。在某国企的小李,白天是位身着套装,外型专业利落的白领贵族。晚上回到家后,则换上轻便服装展开省钱大拼比。一到大卖场夜间折价,或低价促销,小李便赶紧出门抢便宜。问她这样的日子会不会太累,李无奈的笑了。薪水老是不涨,百姓面对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加,日子真的不太好过,能省点钱,她绝对不会放过,甚至连口味都可以跟着换,大肉贵,我就改吃青菜。物价问题俨然已经成为继三农之后的最大热点。尽管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面临通胀压力,但这一次,问题似乎不那么简单。如果说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是从学术权威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话,那么我代表的只能是自己,一个小老百姓,一个时刻关注着自身物质利益和收入支出的老百姓。
在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学和社会学无疑是两大显学,冲在时代最前沿;经济学家大多是乐观主义者,社会学家更多的是悲观。作为一个小老百姓,需要的不是华丽的作秀,死板的数据,只求衣食无忧,安心过小日子。写到这里,想起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