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卖豆皮的小贩
这个卖豆皮的小贩是个四十多岁的东北女人。当然是个豆腐摊子,但我最喜欢的是她做的豆皮,薄而有韧劲。买回来横竖各切两道码在小碟中,然后把炒好的酸辣土豆丝或豆芽卷在里面,就是一张春饼。再或是把用黄瓜、鸡蛋火腿丁炒制的米饭卷起来,即成南方人喜欢的烧麦。饭菜的香再加上豆的清香,吃起来会别有一番风味。
她的小摊前挂着一块很大的招牌,上面写:“东北大豆腐,薄豆皮。”这个招牌如果挂在别的豆皮摊子前,就未免有“老王卖瓜”的嫌疑。挂在她这儿,只会使人觉得简单直率,仿佛有种孩童般天真无畏的气势。她家的豆皮做得确实好,最让人喜欢的特点是薄。曾拿她家的豆皮和别家做比较,相同的价格,她家的两张一元钱,而别人的一张就一元三角。也就是说,她家的豆皮两张叠起来比别人家一张还薄。因着豆皮太薄,而她拿取的动作又迅速,所以如果你想要三张的话,她称好递过来的却往往是四张。我想,凭着对自家豆皮的了解,仅从重量上她也一定能知道多拿了。是觉着我买的少不够吃嘛,可她又从不多说什么,我也只好不吱声了。日子久了,我也学得狡猾起来。买豆皮的时候只说要两张,那么递过来的往往就是我想要的三张了。这样的小算计,让我觉得很好玩儿。可这个小贩也偶尔有拿对了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我家的午饭桌上,就会出现纷抢而食地热闹场面。
理所当然,她的豆皮卖得很快。稍微去晚一点,就买不着了。她的摊子前每天都会有遗憾而去的顾客。而只有等她家的卖完了,别家的豆皮摊子才会开张。生意这么红火,她却从不肯多做。只上午在这个市场,下午就去别的地方了。也因着在生意上留有余地吧,看起来,她和别的摊贩相处得也很融洽。
每年刚进入夏季,她就会离开。离开前向老主顾们通知一声,她是这样说的:“天热了,吃豆腐的人就少了。也该回家看看老娘,帮她做些农活了。”因着不是每天去买,所以往往有时候过了好几日,才会发觉又不见了这个卖豆皮小贩的身影。也因着她,到了夏天,会感觉有一丝遗憾。哦,又到夏天了吗,又吃不上这么好的豆皮了呀。
“今天的全卖完了,对不住各位,想吃明天请早吧您哪!”这是老电影中,还把北京唤作北平的时代,民风尚纯朴的老字号店家前看到的场景。而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当今社会中,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是,大小商家们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怎么扩大再生产,随后是各种推陈出新地促销手段。
这个卖豆皮的小贩仿佛从未担心过,长时间的离开会不会流失掉一些老顾客。这应该缘于她对自己做出的豆皮质量的自信吧。只有好的产品才会永久留住顾客的心,这其实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这个卖豆皮的小贩很有些哲学头脑,她有主见、不盲从,并且直接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看到她,我常常会这样想:一个人只要尽自己的本分,做好了应该做的事。那么即算她只是一个卖豆皮的小贩,也同样能生活得这么自如、有个性,有尊严。而这本无关乎身份地位的尊卑与否,一个人能够这样的生活,我觉得已经很好!
到了深秋时节,她的豆腐摊子又会摆在这个市场上。而我们这些爱吃她家豆皮的忠实顾客,也正如当下迷恋明星的粉丝一般,热切的等着她回来,然后重新聚拢在她的小摊子旁。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