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学佛学了几个月,总还是有点收获。
这里我来试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多有不足,敬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赐教。
我觉得看自己是否有进步,首先要从几个方面来对照。
以前我听到赞赏就欢喜,遭到毁谤就生气,现在这些对我来说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不执着于这些外相心就变清净了,有一颗清净的心对你学佛来说至关重要。
心清净了你看别人也就没有了美丑好坏之分,看到别人的无知行为不但不起嗔忿之心反而会生起一种怜悯。不过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也正是我所追求的。
还有看你是否能严格地守戒。认真守戒就能让佛菩萨欢喜赞叹就能得到佛力的加持,就能时时警醒你监督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过失,从而守住自己的菩提心。
我们生活在尘世中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和牵制,这时就要看你的定力了。
好事多磨,想要到达成功的彼岸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那些还没开化的人来说,像我这样痴心学佛的人简直是不可理喻。我父亲前一段时间还念几声佛,可一个汶川大地震把他震得什么都不信了。我母亲因心疼我变得消瘦,昨晚来时口口声声要把我的书扔掉。还有我爱人,无论我洗衣服洗到夜里几点他都睡得呼呼响,可当我忙完了一拿经书或者刚开始静坐他立时就醒了,于是,他不许我不让又是一番争吵。
我把这些都理解为佛祖借用他们的行为来试探我的诚心,他们阻拦得越很越是能激发我的进取心。如果没有这些障碍,也许我会逐渐懒惰懈怠。
我们常常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在哪里?佛在心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用清净的心至诚的心念佛就一定能和佛心心相通。
有一段时间我也是诚心念佛的,也能感觉到佛也在念我,在佛力的加持下我时时反省自己,做身心检讨,那一段时间我进步很快。
所以我们如果想学佛有所收获,就不要忘了时时忆念佛,时时忏悔自己的过错,在生活中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行,用慈心念佛,用悲心念佛,为众生念佛,这样就能得到佛的加持和感应。
学了佛后,你会发现以前的那个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以前的那些话语、那些行为也是另外一个人说的做的,让现在的你看起来觉得可笑无知也可怜可悲。
这时,你不禁暗自庆幸,我今生能值遇佛法,闻佛学佛,乃是前世种下的菩提啊。我如果能生生世世在佛法中学习修行,不迷失不退转,那该是多幸福的事!
比如说你自己前世也是信佛供佛的,也修积了一点功德。可是今生你投生在一个无明的地方和人家,你所受到的教育让你烦恼、迷惑。你不能听从这些教化,是因为你还没有失去自己的本心,于是你和身边的许多人事格格不入,也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岂不是要闷死了么?
你为自己找了很多出口,都不得要领,这时你突然遇到善知识的指点,恍有所悟,好了,你前世种下的那棵菩提树重又在心中生根发芽,你也终于为自己找到了心灵的家。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菩提的种子,只要遇到适当的机缘,它都能苏醒萌发,长成生命的绿荫。
只是,学佛要从何学起呢?
学佛首先就要授持佛经,十二部大乘经典深广如大海,从哪一部开始读呢?
我的感觉是,《普贤行愿品》包涵了佛法的一切精深含义,这部经我读了很多遍,它的加持力量不可思议。我的老师极力推崇这部经,并建议我背下来,可愚笨的我现在还是做不到。
如果你发了菩提心,想为众生学习佛法,我建议你先把《普贤行愿品》读熟领会,这样其它的经文也就跟着融会贯通了。
《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念佛就是念众生,学佛就是学习对众生的尊敬,对待每一棵小草,每一只小昆虫,你是否能发自内心地爱护和怜惜?即使它会来骚扰你,你也不因此厌弃,也想救它,也想让它过得好,那么你学佛就学成功了。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