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衣静好
这是我不知多少次的拿起《红楼梦》了。总是不知,总是不解,每次看得前三回,便就云里雾里,再无闲心看下去。下午忽起雨,不似平常的走动,心情倒也难得静畅。闲趣有余,便拿起放在床边的那本《红楼》。
不少人都语《红楼》,而且,各家思想自也是流光溢彩。而我,只怕许是,与这《红楼》缘分甚少,至今,书签仍是夹在它的第三回。若说读,倒是读过不少遍了,只是慧根甚浅,每读至前三回,便就被其中真假转得反应不得,屡屡撒手,不再研读。
今天下午,再捧《红楼》,虽仍不明所以,但心境清明,所以读来,也觉饶有趣味。还是读到第三回,还是失了看下去的勇气。但情思渐存,趁着雨水未歇,清雅漫流,便决心小语一下,免是误了情思……
红楼渊源,于一玉石起,所以本称“石头记”。久前便听说,曹雪芹著此名篇,主是想抨击封建社会一些流弊的。后此文流传渐广,不乏有识之士,从中读出了封建社会渐趋败落的况味,于是乎,此篇主旨便另升一个层次了。这自是后话了,先且不说。
更且,人皆道红楼笔法精致,布局缜密。雪芹之心思严谨,为世人所称道不已。这笔墨之事,咱也先行搁置,毕竟现今论红学者不乏其数,我也不必再捧上一笔。
雪芹之作,盛传至今,得意之处,或许,并不在于他的笔法,而在,他的修行!
依我见,这前三回必是雪芹几番修改,着重笔之的重抹之处,以摄全篇之用。一僧一道的云游,添了几许禅味。巧遇玉石,但这玉石可非一般,为通灵宝玉也,所以神态竟显,颇有一股才子风流。话至此处,我还是能解雪芹笔下之意的。或是因为,有些事儿,难以直言,便只能假借通灵之说,笔以记之,稍避它嫌。
但是,借以通灵之说,已可挡箭之用。通常小说,这一功效既起,总可言归正传,奔入主题了吧。非也,非也!解读至此,我只能谓之,雪芹谋思至苦。
以僧道的痴狂语,释之人生际遇,轮回梦境。甄士隐或说是一得道高人,于尘世相逢痴僧疯道。巧是得知天密,却又不可自己口道出天机,于是,便就假语村之言,叙出这段红楼旧缘。雪芹知之,有些话不可言尽,便就这前三回,权作一个引。而这引子也是玄机暗藏,语中收锋,满纸荒唐,难尽个中所以然。所以,读起来,竟是腾云驾雾,不知所忠。僧道本就荒诞,何以出个甄士隐,若是故事自此道出,便也算是情理。奈何,浓墨出场的三人,竟如此莫名而逝,道尽一切缘长的,却是无关烟火的一厮——贾雨村。
可见,雪芹心思之隐晦。绕来绕去,却道自他人之口。写的这番遮掩,我想这该是时代的局限。而且,我在怀疑,这前三回,旨初便是,雪芹的障眼法,莫让人识了他的真意图。在封建社会,尤其是清朝时期,写这样的一篇市井风情文章,却是要受颇多约束的。不写地隐晦些,恐会招致杀身之祸。
当然,若说前三回,只是一个牵引,于全文而言,功用甚小,那便更是大错特错了。若是我言,倒觉得,这前三回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雪芹一生所思之显。自然,从后文种种,亦可读出雪芹的人生价值取向,但那藏得隐晦,也全凭读者个几之悟了。而这前三回,却是雪芹执笔亲泄,情思漫淌。初看了,不解其味,只当是几个痴傻之人的嬉笑怒骂,无他深意;细味之,也有了意之人,领会得这前文只当是个铺垫,借以后事之抒。
然,几个市井小民,途中巧遇,无聊之时,聊些风月便是,只当打发下时间。
乖张错置,一边话东家梦长,一边道西家幻短。几相奔走,随处落几笔,便匆匆收起,不多赘言。再无来由的又开一端,插叙个他事,当是兴头,以为其终肯着笔,哪知,又是一伏笔,与正文相离甚远。读着实在揪心。
后几番揣摩,也终是有了几些想法。合不合雪芹之意,还未得知,但也算是,于这百无聊奈之中,劝慰下自己。
读之有味,能凝和己思,这是让人快乐的事。后文不知,若论这前三回,倒能引出见解一二。
雪芹笔下功夫深,这我不必多言。上文提过,我今天想谈的,是曹雪芹的修行。
这红楼的前文写的遮掩,天马行空,随处起,随处落。但凡初读者,必是草草而过,当是了解下大概,便就奔向后面的宝黛之缠了。读之有味者,便会难舍,再二再三再四……读出许多精妙。
若说后文刻画的众生百像,可读出各种处世哲学;那么,这前三回,就不是处世的细末了,而是经世之后看透众生的人生之道。所以,这本书,写的不是人情,而是雪芹的修行。一个作家,他自己的修为有多高,他的文章便就会映出几重彩。
这前三回才是雪芹的终极价值取向。后文道得缠绵,世人皆为宝黛情伤,这故事凄凉,让人不停回味的,便只这不断地哀叹中。前文的序引,很轻松地便被人忽略。没人还记起,这原只是,一个记载在石头上的故事罢了。
仅仅,一个故事而已!消愁破闷,喷饭供酒之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金陵十二钗,几些女子,一些闺梦。端是有得意之才学,或是小家碧玉,玲珑俏慧;秀气端庄,也羡府外亭楼,更且觅得云深处,隐世浅淡。真真假假,几曲轮回,明争暗夺,心计用尽。倒不如一句,“无为有处有还无”。属于你的,抢也抢不掉,不属你的,夺也夺不走。这石头一记,只当后世警醒。当真便真,愿假为假。世事如此,不可强为之,亦不可不为之。此中之味,雪芹淡处,许是一身混世,见惯世态炎凉,轻描之,便执笔打过,不余一词一句,却道尽情思。
或许,甄士隐的归处,早已造好一切结局。雪芹也是无奈,这世间多是沧桑,云归仙处,也盼逍遥时。“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那府中大院的光华,只当做生前的垂死挣扎,好生热闹,却终究离不了,花落人亡两不知。
最得妙的是,那首“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士隐一听此歌,便是彻悟。当即随道人而去。自此,甄士隐的出场便也就结束了。带着一些扑朔迷离,消失在读者的眼中。他是去了哪儿,我们未曾得知,但都清楚,他兴许,找到自己的追求了。
而我,想说的也便即此。或许,这才是曹雪芹自己的人生取向。他在故事中,自己给了自己一个结局……
甄士隐,是曹雪芹的一个化身。他的结局,是曹雪芹给自己的一个回答。世隐世隐,红楼写得繁华,终不过雪芹的一场空梦。隐迹于世,是他给这曲红楼,一段最美的尾声;也是对这纷扰之世,给自己谋处的最好归宿。
他在写人,写事,写情,写梦,却不过一个“几”字罢了。
说完甄士隐,再来讲讲那僧道。
甄士隐给了红楼一场结局,而那僧道,却是这场红楼之梦的开端。一个与仙搭界,知得神瑛侍者与那绛珠草一段奇缘;一个与人共处,自人间引出这段风流史。然后,这三人戏罢出场,曹雪芹给了他们一个不错的结局。三个知道这其中由缘的,都恰似疯癫,云游而去,离开了读者的视野。
甄士隐走了,僧道也游离而去。剩下的,便就是那些儿女情思,恩恩怨怨,几番纠葛,泪尽局出。宝玉,黛玉,风流入世,情意缠绵,风软晨妆,幽梦一帘,却终不过,独卧青灯古佛旁。会意者,便可细探,久而便知,端不过一段古今情,一程风月债罢了。溉之恩,无水相报;泪尽之,便也已偿。既是报恩而来,何结姻缘,又何谈圆满?泪尽恩偿,此曲便罢。不得一丝延展。
若说宝黛爱情令人牵心,倒不如说,是他们的奇缘感动天地。世间因果循环,前世种的因,此番来尝果。回眸浅笑,泪植情缘。删繁就简。福祸相依,因果相连。雪芹以一番因果牵世,难以道尽的,却是这人世的一切因果。
他在写泪,写水,写缘,写遇,可终究是,自己也说不清这其中的渊源……到底是,谁欠了谁,谁爱了谁,谁让谁沉默,谁又让谁错过?哪个是因,哪个又是果?
所以,至今中国都还有一个老规矩,那就是不随便欠人人情。钱好说,唯这“情”字难偿。若是容易还清,那绛珠草也不会化为人身,用尽一生的眼泪,来偿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慧了。
这也是曹雪芹的另种人生修悟。
有些事情,给不了答案,也给不了结局。或是挣扎,或是无奈,都是因果相接,不可人为。
写到这儿,雨早已歇了,夜也已降临,心境早已不再清淡,情思也浅了。或许,是该搁笔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雨住风停。初识荒唐,现倒觉得,满纸无奈……
曹雪芹的修行,是摆渡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