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电算化会计系统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全过程的自动化。但现行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是基于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会计系统,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认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应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MRP(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ERP系统是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管理等子系统。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模式。ERP系统则以业务为中心来组织,根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边界,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会计系统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作为一个专门的系统开发的,它与企业的分销、制造等子系统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突破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模式。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减本会计三者于一体,体现了先进的计划、控制和决策思想,会计子系统的功能目标是生成与企业有关的所有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
1.ERP系统体现的财务会计思想。ERP系统的财务部分将企业的需求定位在一个财务系统而不是一个账务系统。ERP系统在定义企业财务系统的框架和流程时结合考虑了制造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和流程。例如,账目结构的设置、账务流程的处理、接口的设计、报表需求的定义,不完全是从财务部门的立场出发,而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实现了财务子系统与分销。
制造子系统的集成,其管理的起点是业务而不是凭证。ERP系统的财务部分对于账务处理本身的流程和操作习惯考虑较少,而是更加注重于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会计子系统一方面从其他子系统获得有助于完成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各环节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其系统的定义和流程的定义来实现对制造和供应链业务的控制。
2.ERP系统体现的管理会计思想。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反映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这些计划功能和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式,使系统在处理事务的同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用户可以根据资金状况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企业实行事中控制并实时作出决策;另一方面,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ERP系统遵循整体预算架构,传统整体预算根据销售预测来拟订生产计划,ERP系统更多地采用客户订单来启动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3.ERP系统体现的成本管理思想。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计划袂策、控制、分析和考核,强调成本预算(标准成本的确定)、成本控制与分析、责任成本管理等。典型的ERP系统成本管理涉及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会计、订单和项目会计、获利能力分析、利润中心会计以及辅助管理决策的执行信息系统。成本中心会计包括标准成本的确定、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比、成本报告与分析。订单和项目会计用于归集某一订单或项目的实际成本,并将其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以实现对订单或项目的监控。获利能力分析可以回答哪一类产品或市场会产生最好的效益,一份特定订单的利润是怎样构成的等问题。
ERP系统由于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而将整个系统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ERP系统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而且反映非货币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思想,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因此,我们认为它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