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20多年的发展史,从最初几年的会计软件缓慢发展、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开发,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会计软件市场和会计软件产业初步形成,进而至90年代,一大批经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投入市场、应用日益普及,会计电算化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通用型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一直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可谓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市场上大同小异的各种核算型会计软件,已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应用需要。因此,会计软件如何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及决策支持系统发展,是广大从事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人员正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诚然,这一课题涉及面极广,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本文仅试图就其中一个侧面,即:在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及决策支持型发展的过程中,会计软件的开发是否还应强调通用性,发表一点拙见。
为阐明这个问题,不妨先了解一下管理型会计软件所具有的系统特征。
一、管理型会计软件的系统特征
与核算型会计软件相比,管理型会计软件显然具有一些完全不同的系统特征:
(一)功能综合化,技术集成化
管理型会计软件,以预测、决策为核心,包括有事先的预测、决策,事中的控制、管理,事后的核算、分析功能。为了让用户高效、方便地使用软件,必须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把这种综合化的多功能系统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二)数据量大型化,数据结构多维化
为满足管理型会计软件在预测、决策、控制、管理、核算、分析等多方面的需求,不仅需要用户单位的内部数据,也需要外部数据;不仅需要当前数据,也需要历史数据;不仅需要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也需要市场、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数据。为便于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数据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进行归类分析,其数据结构必然是多维化的,因此,数据的分析与观察工具也不同于以往的单纯核算型会计软件。
(三)系统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全球范围内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也并非空中楼阁,它构筑在基于网络应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目前,不少会计软件厂商已看准了这一发展趋势,正在开发基于大型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的、支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网络财务软件。此外,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甚或“眼球”经济的到来,影响经济变化的因素愈来愈复杂,愈来愈难以把握,因此,在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决策时,还应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搜索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利用模型库、知识库、推理机制、神经网络技术等,实现决策过程智能化。
二、通用性制约了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如前所述,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通用型会计软件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用性的优点是:投资集中,设计周全,售后服务较易管理。但随着向核算型及决策支持型发展,通用性也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
首先,如果在以上功能综合化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中,再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将会使系统变得十分庞杂。既要考虑有预测、决策、控制、管理、核算、分析功能,又要兼顾不同企业的不同管理模式,不同需要,必然使通用的系统初始化部分工作量巨大,系统定义过于抽象,而用户特别是中小企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很多功能又用不上。这样,一方面会使会计人员对这种功能强大的管理型会计软件望而生畏,不利于它的应用与普及;另一方面,也造成一些企业用较高的价钱买回实际上很多内含功能长期闲置的会计软件,造成人力与财力的隐形浪费。
其次,通用性原则在核算型会计软件中的普适性较强,而在管理型会计软件中的普适性不强。这是由于不同企业的核算方法不外乎那几种,因而,对软件在核算功能上的需求相对集中,较易趋同。然而,由于我国的管理现代化起步较晚,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特别是微观经济管理水平,却有很大差别,在预测、决策、控制、管理所依据的指标、方法、模型上也常常大相径庭,因而,对软件在管理功能上的需求很不一致,“众口难调”。在这种情形下,通用性原则在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中,首先面临一个挑战:采用什么样的通用管理模式?如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则极易脱离我国国情,势必在多数中小企业中难以推广;若迁就多数企业的现状,又势必使开发的软件档次不高,淘汰加快,不利于先进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因此,如果一味坚持通用性原则,无异于使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陷于两难境地。
最后,通用性不利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财务决策支持系统FDSS(fin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日益被重视,成为研究热点。FDSS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管理会计提供的模型为基本方法,以决策支持过程为目标,由多种功能协调配合而成的集成系统。随着会计职能逐渐从以核算为主向以管理为主转变,有远见的企业希望用会计软件不但能分析会计资料,还能帮助管理决策,这样会计软件向管理型及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发展就成必然。根据决策理论,企业的管理活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属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其日常决策通常是常规性的,反复性的,可以利用运筹学、规划论、概率论、贝叶斯决策论等先进的数学工具和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来帮助程序化决策。而另一类是非例行活动,属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活动,通常是非常规的,不重复的,多靠人的经验、直觉、判断力、创造力进行非程序化决策。因而FDSS不但要提供丰富的财务及相关信息和强有力的数学工具,还要能模仿人的思维、特别是在专业领域内的思维过程,协助决策者进行问题探索,直至寻找到较满意的决策方案。FDSS的开发需要企业所在领域的专门知识,也即专用性,可见,通用性是不利于FDSS的形成的。倒是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在FDSS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
三、强化行业性,弱化通用性,细分会计软件市场势在必行
既然通用性原则在会计软件今后的发展中存在以上局限性,那么,是不是需要对每个企业都“量身定做”呢?这无疑会加大开发成本,当然也行不通。凡事均有度。依笔者所见,根据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比较可行的解决途径是:强化行业性,弱化通用性,并细分会计软件市场。强化行业性,是因为同一行业往往有它典型的几种管理模式、决策方法。行业内即使不同企业,也有相近的领域专门知识,在管理型及决策支持型会计软件的功能需求上,大体相似。
弱化通用性,而不是放弃通用性,是因为通用性在一定范围内,如相同行业内,或相同规模企业间,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这与强化行业性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至于细分会计软件市场,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呼吁。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会计软件市场上,与其为扩大市场份额而片面追求提高通用性,不如采用面向行业的开发策略,按行业,进而按规模、按管理模式、按企业性质等来开发管理型及决策支持型会计软件。通过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使会计软件市场的竞争更有序。各软件开发商若采取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既减少了重复开发,又可满足不同企业对会计软件的多极化要求,同时也掘得自己的一桶金,这样一举多得、符合最大效益原则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当然,这里面需要权威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细分的准则、规范,否则,又会回到各自为政的老路上去。这当属另外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