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作为国家审计,要从国家经济工作大局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更新审计理念,增强宏观意识,突出重点开展审计,改变不适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一、现行政府审计存在着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障碍
(一)审计依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无助于政府审计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国内相关政策法规应进一步充实与完善,遵照WTO透明度原则应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造成了审计依据和审计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给审计工作会带来潜在的风险。虽然1995年制定了国家审计的基本法律《审计法》,并相继出台了15个审计准则,对规范审计行为作了进一步规定。但是,已经走过10年历程的《审计法》,在某些方面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及时修订;与某些法律法规如刑法、预算法的接轨也不尽如人意;现行的审计准则仍比较抽象,过于原则化等,需要逐步调整与完善。
(二)审计对象发生变化,审计重点相应转移。按照我国入世时所作的承诺,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外资会以对国有企业参股、分立、重组、改制等形式加入,从而造成国有经济结构和比重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审计对象的范围将逐渐缩小。随着国家审计对象范围的变化,审计重点将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控股权掌握在国家手中的大型国有经济实体,虽然有外资的介入,但达不到控股比例;二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包括国家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支出,以及国家管理的福利性事业、公益性事业支出等。
(三)审计目标定位不准,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审计具有监督国有资金使用是否真实、合法、高效的重要职责。以往的财政资金审计目标侧重支出是否真实,支出的范围、额度是否合法等方面,很少把财政资金使用社会效益性纳入指标体系进行考察;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审计目标往往偏重于财务收支合法性、经济效益性,很少考虑其经济行为的外部效应——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特别是对可利用资源的使用与节约未予以充分关注。企业的外部效应——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直接影响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吸引外资能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审计目标应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定位。
(四)审计方式相对滞后,不利于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行的审计方式存在两个较明显的问题:一是现行审计仍凭借传统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很少采用定量技术方法以及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这必然影响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及客观性。二是注重事后审计和经验性审计,忽视前瞻性审计及审计中的科技含量。这种审计方式势必会对经济活动过程缺乏及时、有效监督,难以起到促进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的作用。
(五)审计队伍建设尚需加强。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强,一是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家审计面临的新挑战缺少理性认识,审计查出问题难以上层次进行综合分析。二是现有的知识结构单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逐步从生产要素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扩展到知识竞争,而审计工作的质量,更多的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外语水平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还有待加强。由于审计独特的工作安排及工作模式,审计人员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
(六)审计风险将逐渐增大。首先,从外部环境影响看,被审单位和市场环境的多变性造成审计风险加大。其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一是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高及实务经验、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准确的专业判断。二是现行审计模式还是建立在账户和制度基础审计之上,重点关注差错风险,对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则关注较少。三是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执行不力,严格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第三,按照WTO相关要求以及社会各界对知情权的向往,审计结果要公开透明,审计信息的使用范围及对象会发生重大变化,必然要求提供的审计信息准确可信。诸多内外因素势必加大审计风险。
二、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推进审计事业走向新辉煌。
(一)与时俱进,完善我国审计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审计依据理论和相关国际审计准则的研究,借鉴国外先进审计经验,充实和完善我国审计制度体系。具体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修订或完善审计法律和法规,填补相关的法律空白,完备与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二是修正我国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与国际审计准则不协调的内容与条文,使我国的审计依据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
(二)集中精力,突出审计工作重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对象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审计应集中精力,重点抓好财政资金、国有企业、国家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及国家管理的福利性事业及公益性事业支出的审计。第一,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审计,重点关注降低国有企业成本、提高效益与竞争力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加强国债及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保证国债资金有效地发挥效用,促进我国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效益审计,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高度,促使企业经营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更新观念,变革审计方式求发展。随着同审计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国家审计更加开放,需要逐步吸纳国际审计的先进方式,加快审计方式创新进程,逐步提高我国政府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变革以往的审计方式,由重事后审计逐步转向重前瞻性审计,除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给外界提供客观准确信息外,更要为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要重视审计技术手段创新。由重经验型审计逐步转向重技术型审计,加大审计技术攻关的投入和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手段规范审计活动,使审计方式更加科学化。三是注重经济预测分析方法的运用。更新审计理念,加强现代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和预测分析方法的应用。
(四)以人为本,实现审计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为保证国家审计科学发展,必须培养一支适应性强、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高、具有超前意识的人才队伍。第一,要强化审计人员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充分认识政府审计面临的新挑战,强化同国际审计接轨的意识、审计风险意识、审计前瞻性意识。第二,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更新知识与理念,使之适应审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审计人员宏观思维意识和立体思维方式,提高从全局、经济、社会的各个层次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多管齐下,科学防范审计风险
科学防范审计风险,需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制定工作,针对入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完善制度上降低审计系统风险。二是要对审计客体的会计资料及提供的财务信息,加强甄别与审核,研究防范利用计算机造假的对策措施,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三是依法审计,审计过程要程序化和制度化。严格执行审计项目计划,按照规范审计程序进行审前调查和审计工作,找准法律依据,按照检查与处理相分离的方式准确处理审计问题。四是切实做好审计信息公开范围、公开程度及公开后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研究,掌握好时机与节奏,加强由于审计透明度提高带来的审计风险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