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6 苹果版本:8.6.96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我国将如何更好利用审计成果浅探

来源: 编辑: 2005/11/28 14:03:45  字体:
  最近,审计署领导多次强调,要采取措施,提高全国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率。审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审计成果资源。笔者在审计实践中感到审计成果资源尚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本文试就如何使审计成果达到最大化作一些探讨。

  有这样的一件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引起我们的思考。2002年,某市审计部门对该市某局原局长组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了其下属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随即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关于加强内控制度严格财务管理的建议。到了2004年8月,该市审计部门又对该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发现了一起案件线索。该局现金会计吴某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间,利用保管财务专用章的便利,制作虚假对账单,挪用公款263万元,至案发时,仍有126万元未归还,结果,吴某被判13年徒刑。吴某被判处徒刑,这是自食其果。然而作为主管部门及其他财务监管部门有没有教训可吸取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有的。如果主管部门当初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加强检查和内控监督,或许吴某的行为早就可以得到制止;如果其它财务监管部门对这些有薄弱环节的部门加强审后监督,或许吴某的行为能被及早发现,就可以减少国家和集体资产的损失。由此可见,重视对审计成果的利用,意义重大。

  当前审计成果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重审中监督,轻审后监督。在审计方案中,审前调查,审中实施方法、程序等都有详细的表述,而对审后监督除了有一个“审计回访”外,没有其它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审后监督更薄弱。少数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认真,能听取审计意见,但审计一结束,就把审计建议抛入九宵云外。二是重微观监督,轻宏观监督。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规范财政财务秩序,这就是宏观监督。但有些审计部门在审计人员内部考核时,却往往以查违纪入库多少作为重要依据,甚至将查违纪入库收入多少作为衡量审计项目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而对通过审计,帮助纠正了多少存在问题,制定了哪些规章制度,对领导决策产生多少影响等方面考虑得比较少。三是重监督对象的监督,轻对监督人(包括审计监督者)的监督。审计成果如果得到充分利用,不仅要加强监督对象的监督,还要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因为监督者的思想素质、责任心以及监督技能直接影响着监督效果。

  要实现审计成果利用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当前应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1、审计机关要做好审后监督工作。一是监督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真正做到“一帮、二促、三提高”;二是联合纪检、监察、检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利用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该处理的要处理,该通报的要通报;三是积极做好审计的综合分析工作,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2、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宏观监督方面内容的考核。要研究和制订一些有关审计产生社会效益方面的指标,把考核的着眼点放在宏观考核上。一是考核审计发现的案件线索,得到查处没有;二是考核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没有协助被审计单位举一反三,制定制度,落实制度;三是考核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有没有为领导提供决策建议。

  3、要加强对监督机关的监督。这里的监督机关主要指组织、人事、纪检、检察、审计有关参与经济监督和干部监督的单位。监督的方法可以采取上审下,或者同级互审。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使监督监督者有章可循。要扩大审计公告的范围,形成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氛围。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