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编辑: 2008/10/20 17:14:33  字体:

  【摘要】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企业本身﹑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的原因,为此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企业要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信用观念,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逐步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制度;政府要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制度支持和金融扶持力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信用探析

  【Abstract】There are 3 aspects of reasons that consist of enterprise themselves, finance system and government, which lead to the difficulty in the SMEs of China. So we must search for the relevant ways to solve them: The first, enterprises need to accelerate their improvement, raise the ability of making profit factually, enhance themselves‘conception on credit, and expand the financing channel and way hardly. The second, the finance organizations need to liberate thought and bring forth new ideas actively, dispel the financial repression to the SMEs gradually, and build several levels of institutions of credit guarantee. The third,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crease the supports of institutions and finance for the SMEs.

  【Key words】The SMEs; Financing Problem; Credit Research

  【文献综述】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融资难是一个极为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真的勇士是应该直面而上的。实现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十六大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必须所在。而要实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选题的原因、目的及意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数量达293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在GDP当中,有51%是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出口中占到60%以上,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去年占到全国的43.2%。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就是来自工业化,而工业化要持久就必须发展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还具有重要的产业配套功能。

  可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按现有的有关贷款通则和有关规定,限制得比较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普遍都比较难。按原国家经贸委统计,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积极引导并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贷款的增加与企业的发展明显不同步,甚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低于贷款的平均增长率。比如,2000年青岛市贷款增长20.8%,而中小企业中的个体及私营企业的贷款仅增长18%。可见,多数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难仍然是当前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发展就陷于瓶颈难以突破,十六大关于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这个问题足够重视,尤其是企业管理界更应多作些研究。这就是我选这个课题的动因和现实意义,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作一些积极的探索,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研究

  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的条件和因素,华南师大经济管理学院的贾丽虹博士通过研究把企业的融资能力看作是这些条件和因素的复合函数,即:C=f[c,d,I,E(g)…].在该式中,C代表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c代表企业的资产规模,d代表企业的风险,i代表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相关知识和信息,E(g)表明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其中,c、I和E(g)与C正相关,只有d与C负相关。通过讨论c、d、i、E(g)等因素与C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因素分析法来明确中小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提高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从而突破融资的约束。我在正文中便借用了贾博士的这一研究成果。

  (二)金融改革的展望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何解决,有专家认为,关键必须变商业银行被动贷款为主动贷款,人民银行要积极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论坛”上谈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五大措施。第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他强调,利率市场化最根本的问题是使得金融机构在一定法规的指引下能够形成利率的形成机制,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决定贷款水平、利率的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体制。二是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加强专业化金融服务。三是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四是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开辟二板市场,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五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监管。他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成分复杂,洗钱、关联企业交易、欺诈行为、过度无序竞争等隐患,所以需要加强监管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三)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金融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非常有必要借鉴一下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和经验,学习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作法。

  1.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世界难题,也成为意﹑德两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内容

  意﹑德政府制订的政策是全面的﹑配套的,但关键还是资金支持,一是财政支持,二是信贷支持,而且往往是结合起来使用。如德国复兴银行是德国两大政策性银行之一,其主要职能是贯彻国家金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每年向中小企业放贷规模约为330亿欧元,另外,还代表政府向外提供十五亿美元的金融援助与投资。为了使该银行能更好的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甚至是低息信贷服务,德国政府对该银行采取了国家担保、不上交利润以及免税等三大优惠政策。政府的这种有力且持之以恒的支持,使广大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获得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宝贵的资金资源。又如意大利西曼斯特金融机构(国家占大股)按国家金融政策,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向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不仅是出口者,而且是对外投资者。该机构每年执行中央银行委托的20亿美元中期优惠贷款,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设备采购和对外投资;为进一步鼓励实力较弱的企业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该机构还可对企业进行参股(小于或等于25%股份),作为条件,给参股企业以低息甚至贴息优惠,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该该机构还承担向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以及国家的政策法律咨询业务等。

  2.美国对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

  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政策,十分强调市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推动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构,财政金融支持,创新支持,信息与资料培训服务等。其中财政金融支持方面投入的资源最大,也很有特色。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四大块:政府贷款或担保,政府采购,风险投资及创新专项资助。虽然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市场主导型政策的典型代表,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显然不小。这表明对中小企业进行适当的支持和保护不仅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在如何提高使用政府资源的效率方面,美国的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一方面政府的定位一定要明确,所以实施的扶持政策严格局限为市场的补充﹑修正,而不是去试图超越甚至取代市场,这一点对正在转变政府职能中的我国来说尤为具有启示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资源的投向要有重点,不平均,不盲目,有的放矢,特别要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三.论文结构、方法论创新之处及课题预测

  我的论文除去前言和结论,正文按照逻辑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现状分析;第二部分,原因探析;第三部分,出路探索。而在后两部分我又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三个角度入手探讨,最后得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多方努力,是一复杂系统工程的结论。

  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是联系目前现实情况,把信用问题摆在一个突出位置上,使之成为正文的红线,贯穿于企业、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不但强调了信用问题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并以此把中小企业、金融机制和政府三个截然不同的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避免了片面地从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和出路,导致不能正确而彻底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任何脱离整个社会经济背景,隔离三者之间联系的的研究方法都是错误的。许多针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要么陷于现象描述,要么观点淤于偏颇之潭,原因就在于没能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单从某一个方面入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是论文研究得出的的结论。譬如有些人在研究该课题时,过分强调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性,这就只考虑了中小企业素质低、贷款条件恶劣的情况,却没有看到中小企业贷款虽然存在着“急、频、少”的弱点,但由于中小企业群体众多,实际上分散了银行贷款风险,使得风险成本降低。造成这种研究态度是因为在不健全的金融体制下固守落后的金融观念,没有认识到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应该主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中小企业解决好自身问题以后再予帮扶,这本就是个“理性思维陷阱”:中小企业正是由于资金不足制约了发展才需要金融机构、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帮扶。得不到资金支持,就很难走出困境;走不出困境,就越发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地位的逐渐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受到来自政府学界的更多关注。2003年1月1日,《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这必将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而在学界形成综合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的跨学科研究动向则是必然趋势。其中有一个问题正逐渐为学界争论的新焦点,中小企业融资到底应立足于“外源融资”还是“内源融资”?西方的普遍做法是先内源融资,有需要才外源融资。而我国的国情是中小企业素质普遍低,无力通过内源融资解决资金问题,并且内源融资在我国是极不规范的,容易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但又有人提出,如果将中小企业融资定位于债务性的外源融资,会使中小企业处于利息的重负之下,重蹈今日国有企业的覆辙。对这个问题,应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因为其有可能成为日后该课题研究的派别分水岭。

  最后对老师学长们给予我的无私指导,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科技含量整体相对较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要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现实中面临着许多环境障碍,存在诸如融资难﹑赋税重﹑社会化服务体系跟不上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融资难的问题又最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也是我将在这篇论文中着重论述的问题。

  一.认识中小企业融资及其现状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界定通常分为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定量界定涉及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类,即雇用人数﹑资本规模和年均经营额。在欧美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通常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这些国家的定性分析一般包括中小企业的三个核心特点:一是企业的独立所有;二是企业的自主经营;三是企业只有较小的市场份额,不具有垄断的嫌疑。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般原因。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

  中小企业的融资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即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其中融资方式又涉及融资渠道和融资体制的问题。

  1.融资能力

  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进行融资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企业资产规模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本,一般来说企业资产规模与其融资能力正相关,企业资产规摸越大,融资能力越强;企业风险种类较多,诸如创业风险、授权风险、领导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等等。风险越大,机会成本也越大,资本收益率随之下降,风险的增加往往导致外部对企业的投资减少,因此企业风险与其融资能力成负相关;后面三项均与企业融资能力正相关,不赘述。讨论以上诸因素与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中小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身融资能力,从而突破融资困难的约束。

  2.融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如发行股票﹑债券,或者接受企业外部的直接投资;间接融资,如从金融机构或政府获得贷款,中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大多采用此方式。融资方式所涉及的各个市场主体和政府机构的有机结合便成了融资渠道,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顺利融资的有力保证,而融资渠道的通畅需要以健全的融资体制作依托。因此,在讨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融资体制。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我国已相当严重,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组建民生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系统等。从整体上说,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已逐渐增大,特别是优质中小企业已成为各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但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中小金融机构,都仍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特别是贷款)的需求。有调查显示,只有16.27%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容易,60.47%认为较难,23.26%则认为艰难。上述数据显示83.73%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显然是不适应的。另外,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结构来看,他们普遍对目前金融机构大多为3个月﹑6个月的贷款期限不满意,要求获得更长期限的贷款。以上情况说明,尽管有了一些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期限短

  就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居于前列的江苏省来说,1999年该省对民营个体经济贷款额度占各项贷款比重仅为4.8%,2000年略有增长,也只不过5.2%。在无锡市参加银企合作的20家绩优民企中,得到贷款的仅三家,贷款额仅为700万元,绩优的尚且如此,其他广大中小企业的处境可想而知。民生银行作为中国首家主要为民企服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太小,2000年6月民生银行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规模分别为397.6亿元和243.6亿元,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存贷款规模的比重仅为0.33%和0.26%,显然从贷款总额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另外贷款的期限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解决长期资金的需要,这又为企业经营和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

  2.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杯水车薪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以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金,但数量极为有限。以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较为完善的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市通过各种担保途径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5%左右,其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仅为30%,小企业通过担保途径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1.5%。全国担保机构仅能为中小企业提供500亿元到800亿元的担保支持。

  3.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大门基本对中小企业是关闭的①

  目前我国民企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只能到国内主板市场融资或海外上市融资,但是主板市场上市对于中小民企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海外上市也谈何容易,不但要满足海外资本市场较高的上市要求,而且受到国内一些因素的阻挠。另外,国内的二板市场②虽谈论多时,却仍未创立,况且即使创立了,其融资量也必将相当有限。

  二.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决不是单独哪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有限、金融体制不完善、政府制度供给及金融扶持不足等微观和宏观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企业﹑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来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层面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1.客观上中小企业有许多弱点,增加了融资难度

  pp中小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趋向盲目,自身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缺乏稳定性,产品单一且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潜力小。面对大型企业的挑战,他们往往缺乏竞争力,这一点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大打折扣,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此外,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本,以每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选择为例,自愿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寥寥无几,人力资本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融资能力。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往往缺乏规范性,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存在家庭式管理和道德风险问题。

  2.主观上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信用体系不完善,有些企业根本不讲信用,更别说建立良好的信誉了,这样就打破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好循环。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应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有的甚至长期同时准备几本帐,用于应付税务部门和国家各级检查部门或者投资单位。帐目不清,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企业信誉缺乏的基本原因。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约束力不强,常常改变借贷资金用途,这样即使获得第一次贷款,却又失去了“二次贷款”的可能。总之,信用缺失③已成为梗阻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信用问题不是企业一方面的事情,它与金融机构和政府,与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供给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接下来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原因分析中,我还将着重论述。

  (二)金融机制层面

  在这个层面,我将分三个问题论述。

  1.金融抑制问题④

  金融的作用在于促进储蓄者的储蓄向投资者的投资转化,最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必要条件。而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存在着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又反过来阻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情况,这就是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不但妨碍了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更严重阻碍了正常的融资活动的开展。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融资困难,可以依赖政府主导的信贷配给;中小企业融资无路,则往往求助于不规范的、非市场化的“内源融资⑤”,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金融管制和信贷配给⑥的决心。结果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寸步难行,而国有企业、大企业则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配给,造成信贷配给比例的严重失调,使两者的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公平的起点上。

  因此,广大中小企业是金融抑制现象最直接﹑最普遍的受害者。在不考虑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情况下,其融资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融资渠道的畅通和金融体制的健全性。现行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的限制往往大于对大型企业的限制。第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利用股票和公司债券都受到现行制度的种种限制,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非常狭窄;第二,国内银行出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次数多的考虑,采取歧视小客户与零散客户的政策,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第三,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大大落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的贷款常常因为找不到担保而不能实现;第四,国内基金市场处于幼稚期,中小企业的融资也因此失去各种风险投资基金的有力支持。除以上四项外,金融体制还造成整个社会落后的金融观念。目前人们普遍对中小企业缺乏信心、持怀疑态度,信贷人员更是对中小企业多怀有“多贷多风险、少贷少风险、不贷无风险”的想法,对中小企业“急、小、险”的的贷款需求慎之又慎。这是因为在目前不健全的金融体制下存在不公平的贷款政策:同等数额的风险贷款,如果贷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信贷人员可以不负风险责任(由国家承担风险);而贷给中小企业和民企则会有相当的责任风险,所以金融机构和信贷人员更乐意贷款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

  pp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不着力消除金融抑制这一宏观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2.信用问题

  金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采用还本付息的方式,聚集资金,分配资金,调节资金余缺。而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信用的本质体现,所以信用是金融的基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信用关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吉登斯在他的社会理论著作中反复指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风险”与“信任”关系的协调问题,也就是信用问题。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靠信誉活着。然而,市场经济的洗礼,让人类在构造财富大堤的同时,涉世与交往的原则也发生着严重的水土流失,诚信随着个人私欲的急剧升温正在日渐汽化。国外的安然作假,施乐作假,世界通信作假……;国内的“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蓝田事件”……。国际国内的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都面临着信誉危机,更何况中小企业。

  目前,信用缺失、企业整体信誉不佳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对资金时间价值的认识不充分,企业使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时,缺少还本付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充分认识到占用别人的资金必须让渡一部分利润,即产品价值(C+V+M)中的M的一部分给资金的所有者和中介机构,即资金成本。这一方面原因固然是:许多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对时间价值和资金成本问题缺乏深入了解,这是企业家和经理人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体制问题:产权制度和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占绝对多数,由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企业获取资金多少完全取决于政府行为或政策需要,这时国家信用唱主角,曾经发挥了良好作用,但最终造成浪费﹑低效的局面。而中小企业的产品周期短,拖欠﹑赖帐的社会成本相对较小,与此相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追要欠款的成本较大,所以导致在商业银行发生呆帐﹑坏帐的大部分数额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逃费形成的,造成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佳的印象。

  3.信息不对称⑦问题

  下面我将论述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融资困难的微观锁链。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信息核算和披露机制,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信息不对称”。管理水平低下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帐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严重,信息披露意识极差,使金融机构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我于2003年三月到四月间曾在深圳的一家投资公司里见习,在和内地的一些项目单位打交道中深有体会,当投资方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时,内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往往是讳莫如深。另外,中国公众的信用制度尚未建立,银行不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这些企业负责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这导致了金融机构谨慎地对待中小企业,特别是其融资要求,甚至迫使金融机构忽视了健康成长的那部分中小企业对贷款的合理需求。这就使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时,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银行经过一系列的博弈后,就会出现这样一种“逆向选择”:好企业因为担心某种偶然的不可测因素导致不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从而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差的企业为了摆脱困境,最不怕失去或者最愿意放弃控制权,结果最终与银行签订信贷契约的往往是陷入困境的企业,这样反而增加了银行原本极力避免的信贷风险。由于对中小企业放贷,银行既无规模经济优势,又面临更大的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作为降低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的主要手段,银行必须强化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其结果是,在银行发放的信贷中,非国有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非常小(如下图所示1995年到1998年间我国信贷配给对比,短条为非国有信贷比例,长条为国有信贷比例):

  (三)政府层面

  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不可能是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利用国家信用“代而行之”,市场经济里政府对企业主要起引导作用。当然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无疑是极其必要的,首先应该是制度供给⑧,然后还要有一定的金融扶持。

  1.制度供给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制度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路径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诺斯)。这篇论文讲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法律制度供给,包括政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希望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提供保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提供制度保障。如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以及即将配套出台《中小企业标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设立与管理方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方法》等。以上这些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虽然从法律的形式上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发展及融资创造有利的环境及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法律应有的刚性约束,更趋向于政策性的因素,并没有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措施。尤其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作用没有提供创造性的,符合中国实情的思维方式及融资模式,因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缺乏“法力”。要想提高“法力”,必须对融资问题和制度供给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清楚的认识。

  (1)融资问题的法律实质是信用问题

  金融,或者说融资问题,其法律本质是一个信用和产权问题。信用,前面已经提到,就是有保障的借贷关系,它包括以回收本息为条件的付出和以归还为义务的收入。信用得以维系的关键条件是法律而非道德或其他。不维系信用,债权人就没有利益保障,他决不愿意发生资金使用权的让渡或转移,也就不会有融资活动。不保护信用,也就消灭了融资活动。要顺利开展融资活动,先决条件就是保护信用。

  (2)信用的维系主要依靠制度供给

  建立信用制度从而确保信用得以维系的立法和法律执行活动绝非是民间的市场行为,只有而且也只能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来提供。因为,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理所当然应该有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体系给予提供,而且是强制的提供而非自愿的提供。目前在我国,当银行等债权人需要追偿债务时,即使承担了高昂的,实际是按比例提成的诉讼成本,经过漫长的诉讼的程序,债务人也俯首认账之后,还需要仰仗法院按比例分成的执行程序是否有效和及时。国有银行尚且如此,市民工商又能如何?百姓不愿打借贷官司,赖账者可以恣意妄为,决非只怪民众法律意识淡薄。其结果必然是信用难以维系,融资活动的基础极其薄弱。“不要借钱给朋友,那样会使你既失去金钱,又失去朋友”的信条足以说明信用难以维系的情况下必然损害甚至消灭融资活动。失去法律对信用的保障,仅靠道德予以维系,信用将遭到根本破坏。

  因此,信用缺失的问题,尽管从社会﹑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都可以找到一些原因,但主要只能归咎制2.金融扶持

  和国外相比,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如。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扶持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1)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

  这方面日本的作法很值得借鉴。日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而组建的专门金融机构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等等,不但数量多,而且贷款利率和期限都非常优惠。不像我国类似机构只有组建不久的民生银行,而且服务质量远未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他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基金等更是凤毛麟角。

  (2)设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专项基金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外向融资多局限于银行贷款,然而银行贷款本身就有许多缺陷,先是银行“嫌贫爱富”,这一态度看似“理性”,但汇成社会的思维定势却是明显反理性的,银行看重的是自家的经济安全,但最终引发的却是全社会经济的不安全;再加上银行是政府主导下实施信贷配给的主要单位,自然无暇顾及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更何况商业银行的贷款本就有限,因为商业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钱,而老百姓的钱是不多的,这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但除此之外,我国却缺乏政府专项基金予以弥补。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仅靠社会闲散资金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专门的资金支持。

  三.多方努力整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目前的情况是:首先政府付出了不少财力,其次银行左右为难,再次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太多好处,反而形成恶性竞争。可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比其原因,我们同样需要从企业本身﹑金融机制和政府三方面着手整合解决。

  (一)企业层面

  1.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首先,中小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人力资本的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又对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其次,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支持,一方面固然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诚信乃立业之本,信则立,不信则废。实践证明,凡是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同样能够享受国有和集体企业一样的待遇。为此,每一个中小企业要像经营自己的产品一样维护和提高自身信誉。在生产经营和向银行贷款过程中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切实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的行为。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传统渠道﹑方式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融资视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既要依靠银行资金,而且还要利用好非银行资金,甚至大胆采用采取成本相对较高的私募基金和个人闲散资金。在融资方式方面,企业也要大胆开辟新途径,比如可以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新方式。其中所谓典当就是将企业暂时不用的物品到有资金的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团体和个人进行质押,到期赎回的方式;所谓商品贸易融资就是给基础商品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向商品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融通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

  (二)金融机制层面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要进一步将已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要加快金融创新。第一,激励商业银行向优质中小企业发放信贷款。在考察和发放贷款时,不分企业性质和规模,只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就大胆支持,确保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中“两个轮子一起转”;第二,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如不能则应从利率补贴入手,政府有责任为此垫付改革成本,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支持;第三,扩大基层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固定资产的贷款权限因为风险较大可以适当的向上级集中,而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相对较小,要下降;第四,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第五,加快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第六,大胆尝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形式,及早建立创业板市场体系。建议政府适当开办中小企业股票小盘交易,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地方企业股票,并允许在地方小盘上市交易。

  2.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现实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有了信用担保制度,金融机构可以降低金融风险,消除对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多层次﹑多途径来建立。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永久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监督,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共同体提供再保险业务和资金支持,分散担保共同体的风险,这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也可以成立商业性担保体系,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商业化运作,坚持按市场原则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以盈利为基本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的担保共同体,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这可以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单家实力有限的问题,根据自愿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为特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担保额度。除上述两方面外,也可以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非盈利性担保基金,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

  (三)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主要是加强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法力”力度。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首先,国家要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从客观上逐步理顺相关机制,适当降低新市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简化程序,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这是提高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法力”力度的基础;其次,政府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合同法》﹑《破产法》等法规的执法力度,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障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再次,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创业期)以适当支持,还要加大新《会计法》实施的检查力度,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

  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以援助中小企业。这些专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且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优惠于其他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即这种专门金融机构的代表,但是如前所述它的业务范围和政策还有待改进。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当然前提是资本安全。其次,政府应适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基金贷款。目前,除开大型企业,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就大多局限于少数“特”、“优”企业,但是非“特”、非“优”企业却毕竟占现实多数,他们才是真正缺乏资金,需大力进行金融扶持的对象。所以,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实行“非歧视性贷款政策”。根据国外的经验,除了银行贷款外,国家有必要单列资金拨出一定经费,作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这笔钱并不是说放出去不要回来的了,要是得要回来的,只是由国家来承担出资风险而已。此外,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四.结论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解决这一课题,不仅仅是资金量上的支持,更要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信誉度;注重金融体制创新,消除金融抑制;改善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加强制度供给和金融扶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选择。

  注释:

  ①美国著名货币和金融经济学家,Fredric S.Mishkin在其名著《货币金融学》第八章中曾归纳出8个世界金融之谜,当中有两个间接涉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其中,第六个谜团:“只有规模巨大,组织完善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为其金融活动融资”说明中小企业很难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

  ②拟定的二板市场上市门槛为: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有形资产不低于800万元,主营业收入和利润递增幅度不低于30%.

  ③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因此信用在内容上由承诺和兑现两部分构成。承诺很容易做出,兑现则是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统一,不容易做到。有还款意愿而没有还款能力或者有还款能力而没有还款意愿,都会造成信用在内容上的不完整,即“信用缺失”。这是狭义上的;广义的信用缺失还包括整个社会缺少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管理等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

  ④Mikinon(1973)和Shaw(1973)最早提出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问题。

  ⑤内源融资,即企业不是通过外部渠道例如银行贷款或股票上市等筹得资金,而是通过发掘企业自有资金如利用企业往年留利或向企业内职工发行内部股、债券融资。与内源融资相对应的是外源融资。

  ⑥银行只能非常审慎的依据某些特定的非市场化标准来发放贷款,导致只有部分贷款客户的部分贷款要求可以得到满足,即所谓的“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信贷配给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放贷环境恶化——>银行“惜贷”和“慎贷”——>信贷配给。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Stightz)和维斯(Weiss)在1981年的一篇论文中业已证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只要银行不停止信贷业务,那么信贷配给也是信贷市场的均衡状态之一。

  ⑦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现实远非建立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信息在多数交易双方之间是不对称分布的,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逆向选择”。

  ⑧这里的制度供给是狭义的。广义的制度供给指的是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和宗教信仰制度。狭义的制度供给就是法律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1]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2):79—81.

  [2]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企业研究2003,(2):95—96.

  [3]宝鸣。中小企业融资难隐含利益交叉[J].经营管理者2003,(3):22—24.

  [4]孟菲,段玉峰。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探析[J].企业经济2003,(3):109—110.

  [5]黄飞鸣。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J].经济论坛2003,(5):6—8.

  [6]曾爱青,刘智勇。多方努力共同营造中小民企融资多赢格局[J].企业研究2003,(1):65—66.

  [7]杨俊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3,(3):96—98.

  [8]贾丽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3,(1):113—116.

  [9]尹晓冰,冯景雯。中小企业困难:根本原因和现实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3,(3):88—95.

  [10]何振一。中小企业的财税与信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刘彪。企业融资机制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2]刘曼红,李焰,江娅,刘军。公司理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3]汤谷良,王化成。企业财务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4]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5]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鬼谷子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